- 19 2021-07
专家说市—7月19日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07.19 丨 5095我的钢铁:上周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整体震荡上行。从短期市场情况来看,现阶段的市场价格上涨多受减产预期以及宏观因素带动影响,而从市场实际需求情况来说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改变,因此连续性的大幅度拉涨并不是贸易商所希望的行为。而从成本角度来说,近期由于坯料及原材等的上涨,现货成本被动增加。因此总的来看,短期市场抗跌性较强,而继续上涨或受成交抑制,综合预计,本周(2021.7.19-7.23)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或维持震荡偏强运行。钢之家: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稳中向好,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回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增幅较1-5月回落2.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5%,增幅较1-5月回落3.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8%,增幅较1-5月回落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2%,增幅较1-5月回落0.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增幅较1-5月回落1.9个百分点。从近期市场看,自6月底本轮反弹行情以来,国内主要市场价格已经涨至4月底水平,在当前消费淡季以及国家保供稳价总基调的背景下,继续上涨幅度有限;下跌则受到限产预期增强以及高成本的支撑。总体看,预计本周(2021.7.19-7.23)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将呈震荡运行的态势。兰格:目前,国内钢材市场依然处于传统的需求淡季,北方地区高温和雨季交替,而南方地区也受到较往年雨量偏多的影响,建筑工地的采购将会更加受限,同时板带材的下游需求也开始明显减弱。而钢厂在低利润的状态下,主动的减产检修,同时各省市要在下半年实际压减钢铁产量的政策也将进入实施阶段,政策性的压力叠加利润收缩的效应,促使供给端收缩,使得钢市再次拉涨,但淡季需求仍然较弱,将压制钢市的上涨空间,国内钢材市场将处于供需寻找新的平衡过程之中,短期来看国内钢市将震荡盘整。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周价格预测模型数据测算,本周(2021.7.19-7.23)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将震荡盘整,长材市场价格将小幅上涨,型材市场价格将小幅波动,板材市场价格稳中下滑,管材市场价格将震荡下滑。唐宋:本周临近“大暑”,北方雨水天气增多,全国高温闷热天气范围继续扩大,建筑钢材需求难有明显改善,加之近期钢材价格的上涨,市场采购情绪趋于谨慎,成交或有收缩。供应方面,前期检修、减产企业多已恢复生产,难有区域性限产政策,高炉开工或保持稳定。电炉钢利润上升,电炉钢产量或有增加,整体钢铁产量或有所增长。卷螺利润差距明显,部分联合企业或仍倾向于生产卷板,而随利润的增长,短流程产线的螺纹供应或有提高。市场总体资源供需双弱局面有所改善。在 “碳达峰”压产预期下,钢材期货全面升水现货且期货仍处于向上通道之中,对于现货持续存在向上的牵引力。尽管现货市场疲软的需求的现实拖累,但整体抗跌性较强;短期在期货大幅后预计迎来调整,现货涨势放缓或震荡坚挺为主。卓创:本周,成本方面,受政策影响,原料供应或减弱,钢管成本支撑较强;供应方面,管厂开工水平整体较高,成品库存增加,供应压力增大,但管企自身盈利能力减弱,多数存有挺价意愿;需求方面,高温天气持续,国内多地连续迎来降雨制约开工,需求跟进缓慢,综合来看,预计周内钢管市场趋涨为主,但空间有限。中钢网:7月过半钢价整体偏强运行。根据中钢网平台数据显示,上周螺纹钢均价周涨174,热卷均价周涨175,中板均价周涨167。钢坯周涨50至5180元/吨。一方面,全面降准落地令市场资金相对充裕,宏观利好推升。下周需要重点关注周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发布会释放消息、周二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公布情况,若进一步降息,利好情绪会随之增强。同时,夏季高温钢厂限电减产加强,电炉产量有望回落,将进一步对钢价形成支撑。另一方面,终端需求并无明显好转,建材日均成交量仍处于20万吨以下,实际终端采购因暴雨高温相对谨慎。而国常会、工信部近期频频点名大宗商品,也令钢价上行面临压力。因此,市场多空博弈还将持续,钢价短期难以形成单边上涨趋势。不过,在限产加严预期下,钢厂挺价意愿较强,预计本周钢价波动反复,整体震荡偏强。友发集团副总经理韩卫东:当前钢材市场三大热点,第一个热点是需求弱,6月的粗钢产量比去年仅增一点,日产312万吨,比4月高点326万吨下降很多,但社会库存却连续几周上升,而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数据中性,但增长速度放缓明显,后期压力较大。第二个热点是减产真的来临了,各地钢厂陆续接到限产通知,口径是对比去年的粗钢产量不增加,目前市场的涨价,主要来自这种预期!当然,“铁矿”并不信,只能让未来事实教育它了。第三个是进出口,上半年出口达3700多万吨,进口持平,6月出口在取消关税情况下仍达600多万吨……我们去年进口钢材、钢坯和生铁4000多万吨,今年如果进口减少和出口增加,对减产将非常不利,所以后期限制出口的政策将很可能出台。综上所述,下半年需要担心的是供应紧张和需求不足同时存在,而限产力度和进出口是变数,而钢材价格,特别是远期期货价格,已经把缺货充分体现了!5600元的螺纹和近6000元的卷板你会冬储2-3个月吗?如果会,你为什么不抢现在更便宜的现货呢?还是吃茶去吧!详细信息 - 16 2021-07
钢铁产业大变局 从战国七雄到一家独霸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07.16 丨 2591近期宝武钢铁对山钢集团伸出友谊联合之手,又一家曾经雄踞一方的大企业,要被兼并进入宝武钢铁的版图。宝武钢铁近些年势如破竹,一方面是只剩下这家钢铁战士*能打,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钢铁行业不像先前那样重要了。上一波钢铁行业低谷,曾经历史悠久赫赫有名的武钢,露出软肋,经营出了问题,被宝钢抓住机会兼并,成了中国钢铁行业新格局的重要里程碑事件,这件事发生在2016年,此前中国钢铁行业可以说是战国七雄,各有优劣,此后则是宝武钢铁一家独领风骚。2016年之前,中国钢铁行业一直较少有动作,比较大的事件,是海鑫钢铁2014年全面停产,进入破产重整环节。当时整个钢铁行业不景气,而且螺纹钢价格大幅下挫,沿海铁矿石成本较低的企业相对好一些,内地钢厂普遍吃不开。再前一些,几个大型钢厂投建的新钢厂,亏损和停建传闻不断传出。2008年中国钢铁行业,在工信部等部位下发文件前后,开始一轮大整合,中央要减少央企数量,地方要筑寨自保,三大钢铁央企都在对外扩张,山东、河北地方国资将下属钢铁企业捏在一起,提高产能,*终形成宝钢系、鞍钢系、武钢系、河北系、山东系、首钢系和江苏沙钢系七大巨头。其实当时还有一些企业,比如日照钢铁、建龙钢铁规模也不小,但是从产能和影响力上看,还进不了七巨头之列。七雄格局就这样维持多年,谁也无力打破。宝武钢铁成立后,奇迹也出现了,不少地方钢企交给宝武钢铁,包括安徽、山西。这些企业都曾经是当地命脉,七雄并立前后,其实宝钢也想进入河北钢铁,但被地方国资阻止门外。在钢铁行业整合中,*大的阻力,其实是地方政府,因为钢铁产业大股东往往都是政府,钢企对地方就业、财税影响巨大是,不愿意轻易放手。但现在地方国企为何愿意放手?一方面,宝钢一直经营良好,盈利稳定,产品科技含量较高,在全国钢企中管理能力也比较好,有能力进行输出,时间越长,这种优势带来的企业之间差距越大。从市值上看,钢铁企业之间差距也越来越大。地方政府将企业交由宝武钢铁管理,可能发展更好,减少恶性竞争,给地方带来更多收益。另一方面,政府对单一产业、单一企业的依赖也在下降,现在各种经济百花齐放,以前湛江获批钢铁项目后,市长亲吻获批文件,被称为吻增长,现在也有数百万吨钢铁产能在建,却很难引起媒体注意,主要原因是钢铁产业,无论在经济中,还是在资本市场中,地位都在下降。现在影响更大的是数字经济,还有一些消费带来的新经济,这些公司不仅会有更大市值,还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更多高收入岗位。这可能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曾经钢铁产业也是美国的支柱产业,但是现在美国钢铁产业在美国经济中几乎不值一提,曾经美国铁路类上市公司众多,也被投资者追捧,现在已难觅踪迹。中国还处在制造业大发展阶段,但企业种类众多,不停有新企业、新行业冒出来,吸纳劳动力,创造财富。在手中资源众多之后,政府在决策上也会轻松一些。详细信息 - 16 2021-07
钢铁行业应将低碳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07.16 丨 2697近日,《环境与生活》杂志社记者采访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以下是访谈摘要。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您对我国“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有怎样的认识?“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意义非凡。我个人有如下的一些思考:第一,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面对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为了争取更大发展主动权,党中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建设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第二,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十四五”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第三,协调好经济增速与发展质量的平衡。坚持结构优化的导向,要提升企业素质和创新能力,采取多种措施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和水平;坚持效率和质量并重,效率和质量是发展的两个轮子,没有效率就没有发展、没有质量也没有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坚持效率和质量原则是保障国内大循环实现的必要条件。第四,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发展绿色建筑。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您对中国钢铁未来发展,特别是绿色低碳领域的发展,有哪些建议和意见?钢铁工业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碳排放行业,也是落实碳减排的重要领域。钢铁行业应坚定将低碳转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构建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利用环保、碳排放、能耗等约束手段,借助信息技术加强预警,防止粗钢产量过快释放;研究钢材进出口调整政策,缓解国内钢材消费强劲带来的粗钢供应压力;以创新驱动持续提升有效供给水平,创造并引领新需求,与用钢行业密切协同,大力发展具有轻量化、长寿命、耐腐蚀、耐磨、耐候等特点的绿色低碳产品,引导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等下游行业绿色低碳消费,鼓励政府工程优先选用绿色低碳钢铁产品,通过提高消费质量和档次,实现下游行业减量用钢、促进全社会低碳发展。二是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优化原燃料结构,鼓励企业开展高效球团矿生产工艺、熔剂性球团生产、高炉大比例球团矿冶炼、高炉高效使用块矿等先进工艺技术研究和应用工作,减少烧结矿用量;继续加强高炉低焦比、高煤比冶炼技术研究应用,减少焦炭用量。有序引导电炉短流程发展,加强废钢资源回收利用,鼓励高炉—转炉长流程企业转型为电炉短流程企业;推广应用新型节能电炉冶炼、废钢预热等先进工艺技术,进一步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鼓励钢铁企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能源,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比,实现多能互补,实现能源结构和流程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三是强化节能及能效提升。加快提升钢铁企业余热余能自发电率,积极推广应用《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中先进适用、成熟可靠的技术,促进高能效转化工艺、装备、管理技术创新开发及应用,实现降耗及提效;鼓励钢铁企业及以钢铁为核心的工业园区建设智慧绿色微电网。推进能源管控系统优化,构建设备、工艺、系统“三位一体”能源管理模式,建立能源预测及调度优化模型,实现对能源产生和消耗的预测、平衡和优化调度,全面推进能源配置智慧化,通过精益化管理为节能降碳赋能。建立并完善碳排放和传统污染物减排的协同治理制度与体系,积极开展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协同治理相关研究,筛选编制《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技术推广目录》,引导企业优先采用具有更好协同治理效果的技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四是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发挥钢铁生产流程能源加工转化功能,构建以钢铁生产为核心的能源产业链,与周边工业企业、居民及商业用户等实现煤气、蒸汽、氧气、氮气、氩气、水等互供,替代区域内能耗、污染物、碳排放较高的供应设施,实现区域能源、环境资源协同优化。大力推广以高炉渣、钢渣为原料的矿渣微粉、钢渣微粉生产应用;鼓励钢铁企业与水泥企业协同合作,延伸产业链,打造绿色低碳水泥及制品。鼓励开展高活性矿渣微粉、钢渣微粉技术研发与应用,提高水泥熟料替代率。推动钢铁与化工联产,依托钢铁企业副产——焦炉煤气、转炉煤气、高炉煤气富含的大量氢气和一氧化碳资源,生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研究建立钢化联产“产学研用”创新平台,统筹有序推进钢铁与石化、化工行业协同发展,研发推广钢化联产先进技术。五是突破关键性低碳技术。重点围绕以高炉富氢(或纯氢)冶炼和气基竖炉富氢(或纯氢)冶炼为主的技术路线,建立自主知识产权标准体系,形成成熟的低成本制氢和富氢(或纯氢)冶炼商业化、产业化应用模式。鼓励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利用现有高炉开展氧气高炉低碳冶金工业化研究试验;引导和鼓励发展直接还原、熔融还原非高炉炼铁技术,发挥非高炉炼铁与电炉短流程炼钢的协同减碳效应。积极探索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技术和方法,结合地质利用或封存、化工利用、生物利用等,形成完整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体化试点示范项目工程。采取强有力和针对性的政策、投资和国际合作,加快实现规模化应用。六是注重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保障。可在加快推动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及激励机制、建立碳监管刚性约束制度、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碳管控、加强低碳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等开展相关工作,加快推动钢铁行业率先实现高质量碳达峰,助力碳中和愿景实现。(环境与生活)详细信息 - 15 2021-07
衍生品助力钢铁市场保供稳价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07.15 丨 2637面对国内外大宗商品整体上涨势头,近期,国家层面对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化解民生商品供应和价格波动的影响等工作进行部署。一时间,“保供稳价”成了大宗商品市场的热词。钢铁、煤炭是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提高保供稳价能力对维护钢铁、煤炭产业乃至经济的平稳发展至关重要。国内钢矿、煤炭衍生品有效发挥了价格发现和管理风险功能,唐山德龙钢铁、太钢国贸等企业与期货公司、上下游客户形成合力,探索套期保值、含权贸易等期现业务,利用期货市场拓展现货购销渠道,应对价格波动风险。保供稳价关系重大记者了解到,今年受全球主要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全球经济复苏等影响,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普涨,钢铁、煤炭板块尤为引人关注。在碳中和、碳达峰政策及政府价格调控影响下,今年以来钢铁市场的成本管控难、生产运营调控不易、供需端不确定因素增加,钢铁、煤炭市场面临着供需错配、市场波动等引发的保供、稳价等难题。南钢金贸钢宝首席期现分析师蔡拥政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今年受上下游供需和价格频繁变化的影响,钢厂利润波动加快。4—5月,国内外钢铁需求叠加共振,钢材库存持续大幅下降,钢厂利润迅速扩张至1000元/吨及以上。随后受下游承受能力和对滞涨的担忧,以及有关部门加大政策调控力度的影响,钢价和生产利润有所回落。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不得不面对供需错配引发的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好的时候,钢材销售过快,钢材库存快速见底,出现大家戏说的“手无寸铁”,此时铁矿石等原料供应相对吃紧,原料价格上涨影响企业利润水平;需求相对回落时,销售出货节奏下降,但此前钢材生产加速,造成产品和原料累库和跌价。与“手无寸铁”相呼应的是,在国内外钢材需求旺盛、国外供应不确定、国内“双碳”政策风口、唐山等地环保限产等影响下,钢铁重要原料铁矿石、焦炭同样存在阶段性供需错配和供应偏紧的预期。相关专家认为,煤炭、钢铁是工业生产、基础建设的重要原料,其稳定供应和市场平稳运行,关系到上下游企业健康发展,甚至关系到国民经济运行全局。“全球宏观政策、疫情反复变化,行业政策对供需持续影响,钢厂仅靠传统运营模式和生产节奏难以适应。这时需要从全球化发展和金融衍生品角度,进行产业链及供应链模式的重塑。”蔡拥政说。巧借期货市场保供应、促生产如何重塑产业链供应链模式、在市场波动期间稳定原料供应和生产经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期货市场是为实体企业提供价格信号和管理价格风险的场所,也可以作为上下游企业采购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平台。利用好期货工具可以丰富现货贸易资源、拓展企业购销渠道。据介绍,在交易所的支持下,有关市场机构已推出基差点价、含权贸易和套期保值等业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了避险和保供的解决方案。其中,银河期货及其风险管理子公司银河德睿为新天钢集团旗下的唐山德龙钢铁提供铁矿石含权贸易,在铁矿石供应偏紧、价格波动时,帮助企业以低于传统贸易方式下的价格采购铁矿石,保障了原料供应。具体来看,今年2月初,考虑到下游基建需求强劲,春节后铁矿石大概率上涨,价格走势振荡偏强,银河期货建议企业提前做好采购布局。虽然企业存在管理价格风险诉求,但并没有参与衍生品交易的团队和经验。为此,银河期货团队为唐山德龙钢铁设计了含权贸易的解决方案,由银河德睿与唐山德龙钢铁签订含权贸易合同,银河德睿负责参与衍生品交易,为唐山德龙钢铁供应PB粉远期现货。双方约定,参考铁矿石期货2105合约未来3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来定价,如果某日2105合约收盘价在900—1100元/吨,则当日企业以980元/吨采购500吨PB粉现货;如果收盘价低于900元/吨,企业以980元/吨采购1500吨PB粉现货;如果收盘价超过1100元/吨,则企业不采购。银河期货北京分公司期现业务负责人郎羽介绍,该业务在固定价采购的基础上设计了更贴近企业需求的采购模式,提供30天远期销售报价,在价格区间下以更直观、简单的固定价来采购。考虑到唐山德龙钢铁每天铁矿石用量在1500—2000吨,即使出现连续30个交易日企业按照980元/吨的价格每日采购1500吨、30日共采购4.5万吨PB粉的特殊情况,也比同期现货价格低70—80元/吨。在与唐山德龙钢铁签订现货贸易合同的同时,银河德睿在远期基差的基础上,叠加了铁矿石期权组合的交易策略,通过卖出看跌期权获得收益,并将一定的卖权收入补贴给企业。“2020年以来,银河德睿与唐山德龙钢铁和新天钢集团开展了以期货价格为基准的含权贸易,为企业节省采购成本50—100元/吨。”银河德睿铁矿石投资经理李元说。唐山德龙钢铁副总经理李志强对记者表示,这种期现结合的采购模式是在未来某段时间内按一定价格区间设计采购策略,通过每天小量采购逐渐累计,企业可以选择到期后一次性交货,也可以累计1万吨交货一次。这将钢铁企业传统的线性采购模式转换为更灵活的价格区间采购模式,化解传统采购压力,起到避风险和保供应的效果。除了上述业务外,相关专家表示,企业还可以通过期货一次性交割或期转现交割等方式,直接进行出货和接货,相当于利用期货交割增加了现货购销的途径。据交易所数据,去年至今年6月底,铁矿石期货累计交割28100手,合281万吨,实现“月月有交割”。期现“两条腿”避风险、锁利润随着我国衍生品市场发现价格和对冲风险作用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开始利用衍生品进行预期管理和贸易定价,将现货价格风险合理转移到期货市场,以规避原材料上涨、库存减值等风险,稳定价格预期、锁定利润。今年五一长假后,铁矿石现货价格持续上涨。考虑到如果铁矿石高位回调,势必造成铁矿石库存价值缩水。为此,银河期货向唐山德龙钢铁和新天钢集团提供了一份10万吨铁矿石库存的保值方案。企业买入1300-1100元/吨熊市价差期权,同时卖出1400元/吨看涨期权,用不超过10元/吨的权利金成本(总保险费约100万元)做1个月库存保值。当期货跌至1300—1100元/吨区间时,企业可以获得*高200元/吨的价格保护。从结果看,随后铁矿石期现货大幅下跌,按10万吨库存来测算,理论上帮助企业避免了2000万元的库存减值。“期权灵活的业务设计和风险收益特征,适合钢铁企业结合铁矿石期货进行库存管理。”郎羽表示,目前公司服务对象已从唐山德龙钢铁扩展到邢台德龙、天钢等多家钢厂,服务模式涵盖含权贸易、库存风险管理、利润管理等。除了场内期货期权套保、场外期权、含权贸易等方式外,基差点价同样是当前管理价格风险的有效手段。太原钢铁(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太钢国贸)期货业务部王玉龙向记者表示,长期以来,国产矿定价主要以实际议价成交为主,受区域市场供需情况、区域内钢厂利润、安全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需要建立合理的市场化购销定价方式。为此,太钢国贸与其长期合作伙伴陕钢韩城公司尝试以基差点价的方式为国产矿定价。2020年7月23日和8月4日,在建信期货支持下,上述双方协商确定了基差,以“先发货、后点价”的方式先后两次签订基差贸易合同。在合同签订当日,太钢国贸根据目标销售价计算出合理的铁矿石卖出开仓价,在I2101合约上按对应的现货规模完成卖出开仓。随后在货权转移阶段,陕钢韩城公司支付了根据临时结算价计算的货款并缴纳点价保证金,获得两个月内点价的权利,太钢国贸当周发货。之后,陕钢韩城公司在7月底和9月中旬分别进行点价,太钢国贸按点价时间完成期货平仓。*后,双方以提货当周的基差加上实际点价价格作为*终结算价,对之前已支付的货款进行多退少补。从结果看,陕钢韩城公司利用两次基差交易共采购国产矿约1.3万吨,有效节省采购成本12.3万元(不含税);太钢国贸在期货端实现对冲风险收入12.8万元,较“一口价”模式多获利0.5万元。更重要的是,双方通过合理的市场价格基准缩小价格分歧,通过赋予买方点价权让陕钢韩城公司具备降低采购价格的机会,太钢国贸通过期货套期保值对冲风险,改变了以往贸易双方价格博弈的对立关系,实现了互利共赢。期货日报记者发现,近年来太钢国贸已建立起成熟的套保风险管理模式,探索利用期货工具为自有国产矿资源定价服务,并在行业内积极推广以期货价格为基准的基差定价,为促进国产矿市场化定价拓展了新路径。在今年钢铁原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该公司客户参与铁矿石点价的积极性较高。“企业要根据行业周期性、易受政策影响、产业链较长、上下游企业多且集中度低等行业特点,优先在订单销售、原料采购成本管控、库存管理方面寻求期现结合的切入点。”蔡拥政说,在利用衍生品规避风险方面,企业要先推进体系建设工作,在套保体系逐步成熟后,将衍生品风险管理应用延伸至产业链的下游客户群,彼此将价格波动风险向市场转移,形成产业链以衍生品和含权贸易为纽带的黏性关系,带动上下游客户共同应对价格风险,进而在更大区域、范围促进商品的保供稳价,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详细信息 - 15 2021-07
下半年压减粗钢产量或将逐步落地,利多成材价格,利空原材料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07.15 丨 2434“七一”建党节后,北方多地钢厂陆续恢复生产,短期产量集中投放本应对钢价带来较大压力。但与此同时,市场传出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下半年压减粗钢产量的信息,停产限产预期再起,推升钢价。在需求淡季下,真正影响价格的核心因素在于供给端,那么笔者就从供给端做一简要分析。进入2021年下半年,全年压减粗钢产量的任务越发艰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月~5月份,我国粗钢累计产量为47310.27万吨,同比增长13.9%;钢筋累计产量为11088.1万吨,同比增长13.5%;中厚宽钢带累计产量为7771.2万吨,同比增长17.6%。粗钢和螺纹钢、热轧卷板产量均出现较大增长。世界钢协统计的全球64个被纳入统计国家和地区1月~5月份粗钢累计产量为8.375亿吨,同比提高14.5%;同一口径下中国1月~5月份粗钢累计产量为4.731亿吨,同比上升13.9%,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56.49%。以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10.65亿吨为基数,可对今年粗钢产量走势做出3种预测:一是任由当前状况继续生产。以1月~5月份同比增长13.9%作为全年同比增长预估,则2021年粗钢产量为12.13亿吨。考虑到今年上半年高层对压减产量的频繁表态,该情况概率较小,若出现,利多原料,利空成材。二是下半年部分压减产量,但总产量增长。若全年同比增长等于去年的5.2%,则2021年粗钢产量为11.20亿吨。平均到6月~12月份每月产量为9248.29万吨,意味着5月份已见年内高点,后面月份产量低于3月~5月份水平。6月份产量仍有可能惯性保持高位,下半年产量增速下滑。若出现,利多成材。该情况概率适中。三是下半年限产大幅从严,总产量不增长。今年1月~5月份累计产量较去年同期高5533万吨左右。即使不考虑今年总量低于去年,仅按持平计算,则6月~12月份至少要比去年减产5533万吨以上,平均每月减产790万吨。若6月份产量无大波动,将减产集中在下半年,则7月~12月份平均每月减产922万吨,以目前每月9000多万吨的产量看,相当于每月减产1/10。该情况在实际施行时易造成原料价跌、成材价涨的局面,具体能否实现取决于“整体一盘棋”的行业调控。在剔除了可能性*小的第一种情况外,无论是严格执行,还是有弹性的执行,下半年粗钢产量的增速都会较上半年放缓,从而利多成材、利空原料。近期,有市场消息称,安徽省、甘肃省要求本省2021年粗钢产量保持较上年不增水平,随后其他地区也有所跟进,市场针对停产限产预期的炒作再度启动,这也是近期成材市场走势偏强的重要原因。对于各省份的表态和企业执行情况,由于信息刚开始发酵,难以预测,但通过接下来数周乃至一两个月的生铁和粗钢产量、企业高炉开工率等数据便可得出答案。此外,在钢厂利润较低时,推进压减产量不失为一种方法。据相关机构调研,7月2日~7月9日当周,按照河北省唐山市10家样本钢厂平均铁水不含税成本、平均钢坯含税成本计算,钢厂平均毛利润为351元/吨,周环比上升120元/吨。同期18家独立电弧炉钢厂平均利润为106元/吨,谷电利润为204元/吨,周环比上升73元/吨。在上周成材涨价的背景下才达到这样的利润水平,说明企业整体盈利情况一般。此时适合推进压减粗钢产量。综上所述,在需求季节性低迷期,供应端变化对价格的影响*为直接。下半年压减粗钢产量政策落地为大概率事件。且目前正值钢企利润低谷,适时推出阻力更小。无论政策的执行力度或弹性有多大,压减粗钢产量意味着利多成材、利空原材料,何况当前的市场预期也正朝着这一方向前行。做多钢厂利润或许可纳入下半年策略之一。详细信息 - 14 2021-07
钢市“供强需弱”格局短期内难改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07.14 丨 2615进入7月份,钢市略有起色,部分钢材品种价格走出一波上涨行情。不过,除了低价资源出货尚可外,市场整体成交量有限。7月8日,上海华磊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太庚、上海五波钢结构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庆平、上海瑞坤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忠双等钢贸商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内钢市“供强需弱”格局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预计钢价将小幅震荡。据钢贸商介绍,6月份,钢市在疲软态势中徘徊,钢价整体震荡下行。以上海市场为例,鞍钢产1.0毫米冷轧板价格下跌170元/吨,首钢产5.5毫米热轧卷价格下跌110元/吨,南钢产20毫米普板价格下跌330元/吨,马钢产φ20毫米Ⅲ级螺纹钢价格下跌170元/吨,永钢产φ8毫米~φ12毫米盘螺价格下跌190元/吨……上海地区的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大都震荡下行。贸易商普遍感到出货不畅。下游终端用户受“买涨不买跌”心理的影响,观望气氛浓重,除刚性需求外,基本按需采购,市场成交量有限。在此情况下,不少钢贸商选择降价出货,以消化库存,钢价在“明跌”和“暗降”下连续走低。下游行业需求减少时下,南方地区部分城市还处于梅雨季节,阴雨天气不断;北方地区正值高温季节,对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不小的影响。在此情况下,钢市整体进入了需求淡季。钢贸商预计,短期内需求状况不会有明显改善。钢贸商认为,主要原因是汽车、家电等下游行业近期产销状况不佳导致。家电制造企业产销状况不尽如人意。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重点企业旬报情况预估,6月份我国汽车行业销量预估完成192.6万辆,环比下降9.5%,同比下降16.3%;从细分车型来看,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4.9%,商用车销量同比下降20.8%。芯片短缺问题导致汽车主机厂订单下降。另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6月份我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达56.1%,环比上涨3.2个百分点。据统计,5月份我国家用空调产量达1546.1万台,同比下降4%;销量达1588.4万台,同比下降3.3%。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量、销量均有所下降。钢贸商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成本上升,家电产品价格随之上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钢贸商预计,短期内,汽车、家电等下游行业的产销状况难有明显改善,对钢材的需求强度也难明显增强。制造业对钢材的需求同样在减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环比略微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为51.9%,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1.5%,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1%,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近期,工程机械行业产量、销量均下降。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6家挖掘机制造企业的数据,6月份我国销售各类挖掘机23100台,同比下降6.19%。其中,国内销售16965台,同比下降21.9%;出口国外6135台,同比增长111%。市场供给仍然偏强当前,尽管部分地区钢企因环保限产,产能释放受到影响,但总体产量依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钢贸商预计,短期内市场供给仍然偏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6月下旬,我国重点统计钢企共生产粗钢2263.45万吨、生铁1937.16万吨、钢材2281.98万吨;平均日产粗钢226.35万吨、生铁193.72万吨、钢材228.2万吨,环比分别下降5.51%、6.24%、0.12%,同比分别增长11.68%、9.72%、11.18%。截至本旬末,我国重点钢企库存量达1376.61万吨,旬环比下降193.09万吨,降幅达12.30%;较上月底增长35.24万吨,增幅达0.03%;比去年同期增长254.41万吨,增幅达22.67%。详细信息 - 14 2021-07
发改委:扎实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看”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07.14 丨 2427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13日说,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谋划金融、价格、财税、土地、政府采购、标准等保障方案,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赵鹏高在当日举行的中欧合作伙伴对话首场活动中说,我国将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作为当前工作重点,严控增量项目,加快存量项目改造升级,扎实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看”,严防过剩产能死灰复燃。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绿色低碳发展。他指出,我国将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加快推进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大力提高电网对光伏发电、风电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优化光伏发电、风电基地外送通道调度运行,持续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比例,推进重大水电工程建设。同时,我国将推进城乡建设和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说,目前正在研究编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分领域能源规划,把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低碳转型放在突出位置,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和高质量发展。“预计到202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总发电装机的50%左右,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将占全社会用电量增量的50%以上,我国能源结构将持续向清洁、低碳、高效转型。”王大鹏说。中欧合作伙伴对话首场活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司和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共同主办,活动以“共商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加强中欧绿色领域务实合作开展交流对话。(完)详细信息 - 13 2021-07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于本月上线 更低成本实现减排目标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07.13 丨 2492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试点基础上,于今年7月择时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7月8日,生态环境部通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完成启动交易的各项准备工作。全国碳市场上线在即,备受各方关注。更低成本实现减排目标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落实这一愿景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今年全国碳市场建设一直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今年1月1日,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涉及2225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后来,生态环境部接连发布多份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活动,为即将启动的全国碳市场做好了制度保障。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碳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段茂盛教授认为,碳市场作为一种促进减排的市场机制,允许碳排放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通过市场进行自由配置,相比行政手段,能够以比较低的成本实现既定的减排目标。全国碳市场的运行,有望大幅降低全社会总的减排成本,助力我国较早实现一个相对较低的排放峰值,而这也将降低后续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难度。湖北碳交易中心董事长曾庆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湖北碳市场创立于2014年。实践证明,碳市场是政府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政策工具之一。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进程中,中国石化共有21家单位被纳入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湖北、重庆6省市的碳排放权试点交易。截至2020年底,试点企业累计碳交易量1752万吨、交易额4.4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交易量、交易额的4%左右。中国石化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部副总经理陈广卫介绍,通过参与试点碳交易工作,尤其是随着碳交易履约成本的进一步增加,企业更加关注和重视碳排放管理工作,例如,在新建或改扩建项目时,会主动考虑因碳排放产生的影响,推动了碳排放管理在企业内多部门之间的互动与协作,促进了企业碳排放管理及碳减排责任的落实。段茂盛认为,全国碳市场运行后,被纳入全国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将直接感受到全国碳市场“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没有纳入全国碳市场的企业,其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也将会主动考虑全国碳市场发出的碳价信号,这对于促进低碳投资,避免高碳投资的锁定效应非常重要,碳市场的价格信号在疫情后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显得尤其及时和重要,对确保我国走绿色复苏而不是靠高碳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非常关键。更强减排信号持续释放全国碳市场启动初期将以发电行业(纯发电和热电联产)为突破口。纳入2019年至2020年全国碳市场配额管理的2225家重点排放单位,是根据发电行业2013年至2019年任一年排放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碳排放核查筛选出的。企业纳入到碳市场之后,初始阶段的碳排放配额为免费分配,未来将适时引入有偿分配制度。据介绍,在试点中湖北碳市场坚持排放总量适度从紧控制原则,2014年至2019年,企业获得的免费排放配额逐年递减,配额缺口企业占比逐渐增大,有效倒逼了企业减排。曾庆祝以2019年为例介绍,采用碳排放强度下降法的111家企业中,73%的企业排放强度下降,采用历史法分配的228家企业中,60%的企业排放量下降。2014年至2019年,湖北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节能降碳的同时,呈现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面对“双碳”目标的紧迫形势,从中长期看,全国碳市场建设一些关键要素的设计也需要适时做出相应的调整。“碳市场的效果如何,需要实践检验,其设计也不能一成不变,需要适应外部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段茂盛说。“目前全国碳市场的排放上限并不是事先确定的绝对量上限,而是基于排放强度的上限。以发电行业为例,发电量越多,允许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越高。”段茂盛认为,全国碳排放达峰要求碳市场覆盖的行业排放更早达到峰值,因此,全国碳市场需要尽快出台比较明确的绝对总量,而且需要明确总量将逐步收紧,给市场更加强有力的减排信号。此外,段茂盛指出,在全国碳市场中要尽快引入有偿配额分配方法并逐步扩大有偿分配的比例,降低免费分配方法的作用。这将确保一个较高的碳价,从而不但有效促进国内的减排,也可以有效应对外部政策变化,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对我国出口的可能影响。更多行业将被纳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预计,全国碳市场启动后,覆盖排放量超过40亿吨,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大的碳交易市场。记者了解到,结合全国碳市场下一步扩大覆盖范围的需要,生态环境部已组织开展了相关行业企业的碳排放数据报告与核查工作,除发电行业以外,还涵盖了建材、有色、钢铁、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专家组负责人张希良估算,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后,碳价应不低于减排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2020年至2030年应为7美元到15美元,2035年时大概上升至25美元,2050年应为115美元。业内专家分析,对于直接参与碳排放交易的企业,以5%的抵消配额上限测算,目前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年减排量的缺口在1.5亿吨左右,参与开发的新能源企业及碳资产开发管理企业将获利。清华大学中国碳市场研究中心开展的一项针对试点体系纳入单位的大规模问卷调查表明,在纳入试点的重点排放单位中,一半左右已经制定了内部的减排战略,三分之一建立了专门的碳交易部门,40%以上在其长期投资决策中考虑了碳价的影响。陈广卫介绍,全国碳市场启动后,中国石化下属多家有自备电厂的企业将被纳入碳市场管控范围,与试点碳市场不同,全国碳市场打破了地域的限制,配额可以在企业之间更好的流通,目前,中国石化正在研究符合企业特点的碳交易管理模式,做好碳交易工作,降低履约成本,确保按时完成履约工作。(经济日报)详细信息 - 13 2021-07
钢铁行业还有哪些低碳转型空间?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07.13 丨 256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钢铁行业是除能源以外碳排放量*大的工业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发展的核心命题,也是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动我国钢铁行业低碳转型示范,刻不容缓。钢铁行业碳排放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我国钢铁工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我国碳排放量*高的制造业行业,迫切需要通过加速低碳转型,降低全社会碳排放量,确保国家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钢铁行业涵盖能源、化工、建材等多项工艺类型,是工艺流程*复杂的行业之一,包括燃煤与燃气发电、供热锅炉、炼焦与焦炉煤气深加工、炼铁与炼钢、石灰与超细粉等工艺,分别属于电力、热力、传统煤化工、金属冶炼、建筑材料等行业。上述行业碳排放总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钢铁行业的碳达峰与碳中和路线包括控制产量、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替代、氢能利用、碳捕集利用封存(以下简称CCUS)等,具有普适性。因此,钢铁行业的低碳转型将对所有工业行业具有示范意义。钢铁产品是“工业粮食”,对制造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具有重要带动作用。钢铁行业是工业化国家的基础工业之一,钢铁产品是基础设施建设、汽车制造、船舶制造、装备制造、国防建设等领域的主要原材料。因此,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角度来看,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对制造业整体减碳具有重要带动作用。我国钢铁行业吨钢碳排放量约为1.7吨/吨粗钢-1.8吨/吨粗钢,按照2020年10.65亿吨钢产量计算,碳排放总量超过18亿吨。从工艺流程来看,高炉—转炉工艺碳排放量约为1.8吨/吨粗钢-2.2吨/吨粗钢,电炉工艺碳排放量约为0.4吨/吨粗钢-0.8吨/吨粗钢。从工序来看,铁前工序碳排放量占比超过70%,主要集中在炼铁和焦化工序。在实现低碳转型发展方面,我国钢铁行业面临不少挑战。一是钢铁体量大。我国钢铁行业产能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2020年粗钢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7%。2021年粗钢产量仍在增长,其中一季度粗钢同比增长15.06%,5月上旬同比上升7.44%。产量提高意味着排放增长,若产量持续增长,将给碳达峰带来困难。二是工艺结构不合理。我国钢铁行业工艺流程以碳排放量高的高炉—转炉工艺为主,占比约90%,而排放量占比较低的电炉工艺仅占10%。受限于电炉原料废钢使用比例较低的限制条件,不考虑政策鼓励因素,电炉工艺占比提高困难,行业碳排放总量很难降低。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建议为推动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严格控制产能产量。继续压减粗钢产能。一方面,持续淘汰落后钢铁产能,修订产业政策加严淘汰底线,逐步将4.3米及以下焦炉、45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纳入淘汰范围。优化工作机制,严防已淘汰产能死灰复燃。另一方面,严控新增产能,加严产能减量替代要求,并严控重复替代情形。同时,提高钢材产品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通过提高钢材产品性能,采取“以细代粗、以薄代厚、以轻代重”的方式,在不降低用钢行业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钢材使用量。比如,输电铁塔用高强钢材替代普通钢材可减少10%以上的钢材用量,脚手架用高强型钢代替普通焊管可减少约30%的钢材用量。优化钢材产品制造工艺,延长使用寿命,减少钢材用量。比如,通过与国外同类产品对标,轴承钢平均使用寿命还有延长一倍的潜力,据此可减少此类钢材用量50%。优化钢铁产品进出口政策。通过调整产品出口政策,降低或取消除硅钢等高端产品以外的出口退税,以及部分生铁、铬铁、直接还原铁等初级产品进口关税。适当提高生铁、铬铁等初级产品出口关税,鼓励进口、减少出口,减轻粗钢产量增长的压力。二是优化配置钢铁工艺流程。鼓励短流程工艺。出台电炉短流程炼钢优惠政策,对电炉建设项目,在产能替代环节予以政策倾斜。对电炉企业采取优惠电价、减征税费等措施,并在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过程中充分考虑其与长流程的差异性。加快推动完善废钢市场,适时推广建筑钢结构,提高全社会废钢保有量。同时,规范废钢消费领域,可对废钢合规使用予以补贴和鼓励。优化长流程工艺。一方面,严格控制高炉—转炉流程占比,在建设项目产能减量替代的基础上,增加碳排放量减量或倍量替代前置条件。对于碳排放量居高不下的企业,通过提高电价等方式提高其排放成本。另一方面,鼓励发展碳排放量较低的直接还原、稳定可靠的熔融还原等非高炉炼铁工艺。三是深度挖掘节能降碳潜力。提高节能技术应用比例。结合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推进进度,持续提高烧结烟气循环、燃气蒸汽循环发电、炉顶余压发电、烟气余热回收、高炉渣余热回收、钢渣余热回收、一包到底、高炉煤气热值提升等节能技术,进一步降低全行业能耗,减少行业碳排放总量,实现减污降碳协同。优化传统技术节能效果。提高余热发电机组的转化效率,将中低温余热回收工艺改进为高温高压工艺,进而提高余能利用率,降低能耗。优化烧结烟气循环工艺中的烟气来源,提高高温烟气循环比例,进一步降低烧结工序能耗,减少碳排放量。四是探索低碳氢能冶炼路径。近期,在现有高炉—转炉长流程工艺占比高的大背景下,充分借鉴日本和欧盟经验,推动宝钢等高炉富氢冶炼试验项目,研究炉顶煤气循环、高炉喷吹富氢气体等技术路线大规模铺开的可行性。今后还可密切关注欧盟钢铁行业低碳冶炼技术研发进展,推动河钢等氢能冶炼试验项目,系统开展氢能炼钢、氢气直接还原、熔融电解铁矿石等技术路线研究。五是储备开发CCUS技术。配合高炉炉顶煤气循环、二氧化碳富集等技术,探索通过钢铁、化工耦合的方式,深入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术集成示范研究。(中国环境报)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