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2020-11
钢铁制造业与服务业有能力加快融合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0.11.17 丨 3539“不管国内、国际形势如何变化,钢铁人都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苦练内功,坚持自主创新,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副院长秦松在致辞中如是说。他是在江苏张家港举办的“2020中国钢铁工业科技与竞争战略论坛暨钢铁制造的服务化转型与绿色化发展研讨会”上做出这一表述的。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行先试支撑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产业,我国钢铁行业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加快两业融合步伐,实现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的深度融合,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秦松认为,不管国内、国际形势如何变化,钢铁人都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苦练内功,坚持自主创新,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江苏永钢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吴毅表示,近年来,永钢集团把“服务化转型”和“绿色化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提出了“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品牌制造”的口号,打造“高品质钢铁材料服务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黄导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下游产业升级所带动的对钢铁制造的更高要求,将推动钢铁产业由更多关注产能扩张、规模效益转向注重质量提升、质量效益;将推动钢铁产业由更多关注节能降耗降成本转向注重环保低碳绿色发展;将推动钢铁产业由化解过剩产能加快转向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黄导表示,钢铁行业要把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尤其是抓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聚焦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这一根本任务;坚持绿色和智能制造两大发展主题;着重解决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三大行业痛点。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评分会秘书长苏艺表示,绿色仍然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未来5年仍要坚持绿色新发展理念。钢铁行业作为常规污染物和碳排放大户,在环保方面预期将持续承压。生态环境部已经开始公开征求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办法(试行)》的意见,这两个“办法”旨在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苏艺直言,目前钢铁行业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企业生态环境主体责任落实仍有差距,长流程冶炼的生产技术没有革命性变革等。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处的束凡玮围绕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他认为要特别关注3方面:一是行业集中度,二是绿色发展,三是高质量发展。钢铁行业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摆脱特钢高端产品高度依赖进口的困局,实现重要产业、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中国经济导报)详细信息 - 13 2020-11
“十四五”期间中国钢铁行业大规模兼并重组仍将继续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0.11.13 丨 3559钢铁产业是我国*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疫情期间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钢铁行业成了保供应、稳就业、促发展的压舱石。在“双循环”背景下,钢铁行业如何适应新格局?“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又会出现哪些新趋势?“双循环”背景下钢铁行业发展新格局中国拥有*全、*完整的产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正是这个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使得中国产业具备了*完善的配套能力,也为钢铁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总设计师高升认为,中国钢铁生产始终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求为主,坚持国内循环为主。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钢材出口比例仅6.6%,是粗钢产量2000万吨以上的国家中*低的。2020年6-9月连续四个月出现单月折合粗钢净进口。高升认为,在“双循环”背景下,钢铁行业新格局主要体现在国内形成新的供需平衡并拓展新的外需市场。2019年,中国人均钢铁消费再创新高,国内循环基本趋于稳定。“十四五”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将是钢铁行业发展的主线。通过适度调整政策、创造新的需求,推动形成一个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供需平衡。而全球消费端潜在的需求空间仍然较大,国际循环将成为中国钢铁行业下一程的重点内容,通过跟国际资本的同台竞技,来进一步提升中国钢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十四五”期间钢铁工业发展新趋势高升分析认为“十四五”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是供给能力高位增长压力仍将持续,甚至阶段性严重过剩的压力仍将持续。一批甚至是一大批竞争力弱的钢铁企业将被迫退出钢铁市场,但产能不会消失,而是通过重组整合,再次转化为更加高效的产能。“更高效率的产能置换项目和技改项目建成投产之后,中国粗钢产量能力甚至可以达到12-13亿吨每年。” 高升认为,各地对承接和建设钢铁项目的积极性保持高涨、在建拟建项目效率大幅提升、钢铁企业通过提升产能利用率使得产量规模提升等因素为供给能力高位增长提供了支撑。二是低成本、高质量作为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仍将持续。钢铁企业降本增效是永恒的主题,“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全球,从单个企业到全产业链的生态圈”是钢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三是行业大规模大范围兼并重组仍将持续。“十三五”对钢铁行业发展格局影响*大的事件就是兼并重组。钢铁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经营困难的企业需要战略投资者重组获得新生。“十四五”期间,全行业有可能再度陷入困境,也将迎来新一轮的重组高潮。四是国内钢铁流程结构动态调整,电炉钢比例逐步上升呈必然趋势。随着中国钢铁产业进一步向峰值区中后期发展,国家产能置换、环保、土地、财政等政策倾斜,废钢资源、电力等支撑条件逐步完善,电炉钢比例将开始逐步回升。高升预计电炉钢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电炉钢比例将发展到15%-20%;二是快速增长阶段,电炉钢比例将由20%提升到约30%;三是缓慢趋于平衡的阶段,电炉钢不断适应届时的市场、资源、环境、技术、电力等条件,逐渐达到新的平衡。(新华财经)详细信息 - 12 2020-11
需求拉动钢铁企业积极增产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0.11.12 丨 35962020年,中国决策部门强化逆周期调节,以更大力度启动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其内生动力极大增强,由此推动中国钢材需求更为旺盛增长,成功抵御了外部需求环境恶化的负面冲击。初步测算,2020年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超过10亿吨,包含出口(直接出口)的全部粗钢需求量向11亿吨靠拢,体现了中国钢材市场新周期内的历史性跨越。更为旺盛的消费需求,势必拉动新增资源相应增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粗钢新增资源量7974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4%。新增资源供应中,国内钢铁企业积极增产。今年1-9月份累计,全国粗钢产量78159万吨,同比增长4.5%。应该说,今年国内钢铁企业积极增产,对于中国经济复苏功不可没。如果没有钢铁企业所增产的数千万吨的粗钢和近亿吨成品钢材,中国钢材市场势必产生三个方面的重大冲击:一是出现较大的供应缺口。在这种情况下,全国生产建设需要难以得到满足,经济复苏势必受到很大掣肘。二是将会刺激价格暴涨。数千万吨的供应缺口,一定会被投机资本推波助澜,从而引发全国钢材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甚至暴涨。三是伴随钢材价格暴涨,其下游行业材料成本将会因此提高,由此削弱下游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机电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境外进口急剧增加。进口量的强劲增长,是今年中国钢材市场形势的一大特点。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钢材进口量为1507万吨,同比增长72%,此外还有上千万吨的钢坯及粗锻件进口,其同比增幅达到数倍之多。进入四季度后,中国钢材进口势头有增无减。*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全国钢材进口量为193.2万吨,同比88.5%。1-10月份进口同比增长73.9%,增幅比前三季度又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预计全年钢材进口量折算粗钢接近2300万吨,如果加上钢坯、粗锻件等进口,其粗钢进口量将有3000多万吨。今年全国钢材及钢坯等进口量之所以大幅增加,其*主要因素亦在于更为旺盛的消费需求。也就是说,即便在国内钢铁企业积极增产的条件下,钢铁产需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缺口,需要一定数量的进口予以满足,由此产生了进口扩张空间。中国钢铁企业积极增产,亦推高了中国钢铁冶炼原料需求,尤其是进口高品位铁矿石的需求规模。据海关总署统计,2020年1-10月,全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97520.4万吨,同比增长11.2%。其中10月份进口量为10674.2万吨,增长14.9%。按照这个趋势,预计2020年全国铁矿石进口量将会达到或接近12亿吨,比上年增长10%左右,其体量亦跨上历史新台阶。中国经济的成功复苏,中国钢铁产品的大量进口,铁矿石等冶炼原料进口数量的巨大规模及强劲增长,都是中国对全球经济及世界钢材市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2020年12亿吨的铁矿石进口量,除了强劲钢铁生产需求拉动之外,还在于今年庞大的补库需求。初步分析,连续数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偏低,与同期较大幅度增长的钢铁生产不相匹配,致使中国高品位铁矿石库存低于合理水平,进而刺激了今年铁矿石更多进口。初步测算,2020年中国进口铁矿石的补库需求有可能近亿吨。因为上述两个方面的需求叠加,所以尽管今年12亿吨的铁矿石进口量巨大,但市场感受到的供应压力并不是很大。相反,上半年市场供应还有些偏紧。整体来看,2020年中国铁矿石进口保持了合理水平,而且这个进口规模,将数量会长达数年之久,一直到废钢使用量的增加达到一个临界水平。(兰格专家陈克新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详细信息 - 11 2020-11
钢铁行业低碳转型任重道远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0.11.11 丨 3651“钢铁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较大的产业部门”“钢铁排放量已超过电力行业”“钢铁行业低碳转型任重道远”。这是记者近日采访中听到*多的声音。我国是世界上*大的钢铁生产大国,粗钢产量连续20余年全球第一,与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业高质量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排放量约占工业总耗能的15%钢铁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较大的产业部门,约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15%,按照目前的产能估算,烧结矿消耗量超过15亿吨。烧结矿工序的能耗约占钢铁生产工艺总能耗的12%-15%,仅次于炼铁工序。而目前,我国烧结矿显热回收受到技术瓶颈制约限制,回收率不高,一般小于30%,若该显热能回收超50%,则每年可节省能耗折算标准煤超1000万吨,增效价值客观,余热利用潜在效益巨大。在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环保处处长蒋靖浩看来,与国外对比看,我国钢铁行业的环境保护水平与先进产能的差距虽然在缩小,但依然存在,排放水平仍有提升空间,目前我国对废气污染物的治理主要停留在关键污染物指标的超低排放整改上,而工业发达国家先进钢铁企业对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治理基本完成,正致力于第三代污染物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钢铁行业碳排放强度大,是我国二氧化碳减排的主要战场。”北京科技大学原校长张欣欣表示,世界主要产钢地区和国家如欧盟、日本等都启动了相应的降低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行动计划,低碳化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钢铁行业是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首批8个重点行业之一,企业将面临二氧化碳排放税的压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院党委书记李新创表示,“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市场空间仍会进一步扩大。预计钢铁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改造项目800个,累计投资320亿元;钢铁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改造项目900个,投入资金180亿元;高炉煤气精脱硫项目950个,预计投资100亿元。诸多因素制约钢铁超低排放钢铁行业具有系统性强、产业链长的特点,同时钢铁行业也是消耗大户,是超低排放节能技术改造的重点领域。虽然全国6.1亿吨钢铁产能已开始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但仍有大量企业未开展相关改造工作,或者改造不到位,钢铁行业超低排放仍然任重道远。“我国钢铁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在钢铁规模巨大产能中,优势产能、绿色产能并不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很少。”李新创直言,不同企业环保设施装备水平、治理管理、现场环境相差甚远。全国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的只有首钢迁钢、太钢两家。“此外,环保欠账较多,管理水平较低的钢铁企业的吨钢排放量是首钢迁钢的20-30倍。部分区域钢铁产能过度集中,吨钢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不及粗钢排放量增长速度。”业内人士还指出,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亟待加强,智能化车间、无头轧制、低碳炼铁等技术与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我们耳熟能详的量子电炉、康斯迪电炉、ESP等工艺设备均是引进。”李新创说。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项目处处长佟彦超表示,近期调研几个钢铁大省发现,有些钢企在清洁运输、环境管理、在线监测运行和规范化方面都有很多薄弱点,还有部分钢铁企业没有按照可用性技术指南进行改造,达不到超低排放改造的要求,甚至有些企业在评估监测时弄虚作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史作廷看来,节能新技术的创新难度大、市场推广深度不够、技术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缺乏科学有效评价体系、技术改造融资难等因素均制约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技术推广。针对业内普遍反映的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投入低、改造技术不成熟等问题,相关单位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改进,旨在为钢铁行业搭建节能环保技术和资金供需交流对接平台,推动节能环保项目落地。针对评估监测过程弄虚作假等问题,生态环境部门将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未来我们将会公布一批案例,将企业和评估监测机构纳入黑名单,对达到超低排放改造要求的钢铁企业在生产、环保监管、社会信用等方面,给予货真价实的好处。”佟彦超说,近期商务部联合生态环境部,计划在近期推出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企业享受出口退税的政策。(中国能源报)详细信息 - 09 2020-11
金融工具助力钢铁企业绿色发展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0.11.09 丨 3562钢铁工业是我国二氧化碳减排的主战场之一,排放强度很大,需要持续深入开展钢铁行业先进实用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项目供需精准对接,帮助钢铁企业对接绿色技术、绿色产业项目和绿色金融,推动钢铁企业绿色产业项目落地,助力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10月30日,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与节能技改、绿色金融供需对接服务活动上,国发节能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留成表示,需要把金融工具与钢铁企业和金融环保企业项目进行对接,落实落到地,用实际行动助力钢铁企业绿色发展,助力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助力钢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项目处处长佟彦超认为,我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进展顺利,污染治理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但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必须有质量革新。融资难进一步阻碍了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姜维指出,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正在推行世界钢铁史上*为严苛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钢铁企业有组织排放治理加快,无组织排放有效控制,过程控制技术应用更加深入,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低消耗、低污染、超低排放的绿色制造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止2020年9月底,全国已有约228家钢铁企业、6.1亿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其中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区域82家钢铁企业,约3.3亿吨产能基本完成改造。我国钢铁行业节能环保具有内升动力,超低排放改造推行力度空前,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与节能减排任重道远。国家节能中心主任徐强认为,我国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为改善我国空气质量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例如,超低排放先进节能新技术创新难度大、市场化推广程度不够深入、进度相对较慢等。“节能排放与节能技术改造与推广是促进钢铁行业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助力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由于受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缺乏科学有效评价体系、技术改造融资难、政策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很多应用效果好、节能潜力大的技术遇到了推广难、选择难等突出问题,制约了技术产业化、市场化和技术进步进程。虽然及时匹配了合适的超低排放或者先进适用节能技术,但融资难进一步阻碍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徐强表示。释放绿色钢铁的无限潜能姜维强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发挥中坚力量,让绿色循环低碳成为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一是要善于整合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力量,通过建立共创共享的利益机制,涵养协同文化,以绿色需求为导向,具有节能环保技术与绿色金融资源帮助钢铁企业直接对接节能环保技术和金融资本,推动好的节能环保项目落地。二是树立大生态观,协同树立金融服务单位,发展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企业、科技、金融三方合作,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关注原料、运输、生产、回收等全过程,政府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实现更多产业的偶合发展,倡导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产品,丰富钢铁功能,发挥高效资源置换,共同推动钢铁行业以更高的单位和生态文明建设,释放绿色钢铁的无限潜能。三是协同智能制造推动智慧发展,推动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制造促进钢铁生产绿色循环低碳,突破一批技术,达到算得清、管得好的智慧环保总体目标。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环保部部长柯善良介绍,我国钢铁行业强化“一企一业、一业一企”专业化整合,形成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产业。近几年,我国节能环保第三方服务产业遇到了一些困难:第一,节能减排效果确实存在风险,资金回笼比较困难。第二,项目投资回报中期变长,影响相关技术推广。第三,项目管理界限不清,合作各方权责不对等。柯善良认为,进一步做好能源环保第三方服务和促进我国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第一,强化绿色金融引导,共建绿色低碳发展生态圈。第二,完善合作制度建设,共守生态环保的底线红线。第三,在低碳冶金方面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的作用,共同支持低碳冶金技术研发项目和低碳冶金创新技术交流平台建设。提供更加丰富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邓艾兵介绍,第五次全国金融会议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加快金融机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要求金融机构根据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将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用金融手段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中国建设银行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理所当然把钢铁行业作为重要的产业来进行支持。“现在经济建设离不开钢铁,而且需要钢铁经济才能腾飞,所以中国建设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里进行了探索。一是积极引导社会经济绿色转型,二是努力创新绿色金融发展模式,三是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四是筑牢绿色金融风险的底线。”邓艾兵表示。邓艾兵认为,钢铁行业是典型留存的制造业,超低排放和节能减排确实抓住了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牛鼻子”,通过推行清洁生产标准,从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逐步改造成绿色产业,使其由绿色污染者变成污染的消纳者。邓艾兵说:“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为产业融合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中国建设银行努力为钢铁工业绿色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运用金融手段来服务钢铁企业,和企业一道解决难点和痛点问题,共同把钢铁产业绿色转型机遇把握好。”中国建设银行全面准确把握好钢铁产业去产能工作要求,近几年在去产能去僵尸方面,一直保持1500亿的贷款规模。在钢铁企业节能减排上,提供了上百亿的信贷资金,而且新增132亿中长期资金,有力支持了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北京银行副行长冯丽华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美丽新中国的步伐,并且将发展绿色金融定义为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和提供金融支持服务方面,北京银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第一是理念创新,布局绿色金融发展蓝图。第二是合作创新,积极践行搜狗指南。第三是产品创新,提供多样的金融服务。(中国工业新闻网)详细信息 - 05 2020-11
何文波:“三个面向”“四个重点”重塑钢铁形象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0.11.05 丨 373710月26日,在由中国冶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举办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党委书记读书班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向来自各大钢铁企业的130多名党建宣传思想工作者指出了当前党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此次读书班由中国宝武承办。何文波做专题辅导报告,中国宝武集团党委常委魏尧致辞,太钢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韩瑞平做开班动员。山钢集团党委副书记苏斌;包钢集团党委副书记孟繁英;本钢集团副总经理王代先;安阳钢铁集团党委副书记李福永;钢协副秘书长,冶金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苏长永;钢协副秘书长,中国冶金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陈玉千;中国宝武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部长钱建兴参加了读书班。读书班由中国冶金职工思想政治研究会会长姜兴宏主持。何文波在报告中阐述了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意义,分享了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心得体会。何文波分析了当前钢铁行业的形势: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带动钢铁需求显著增长,促成钢铁生产超历史水平。钢铁行业发生4个关键性变化,值得认真分析和高度关注:一是疫情改变世界钢铁格局,中国的铁、钢产量在全世界占比大幅提高;二是需求驱动钢铁产能充分释放,近几个月我国钢铁产量连创历史纪录;三是钢铁消费强度持续反弹,钢铁消费在GDP中的占比逐步回升;四是钢铁业整体形象正在发生积极转变,各地钢铁投资热情正在提高。他指出,虽然中国钢铁需求旺盛,但总体上供应强于需求、生产强于消费的态势仍在,要坚定不移地防范产能过剩风险,严控钢铁产能增长。何文波指出,面对新的形势,钢铁行业要重点推动4项工作:一是聚焦一个根本任务,即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二是坚持两大发展主题,即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三是着重解决行业三大痛点,即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四是持续推进中国钢铁产业国际化进程。针对如何进一步改善钢铁行业形象、加强行业宣传舆论工作的问题,何文波提出了“三个面向”和“四个重点”的工作建议。何文波指出,要从3个方面加强宣传工作、改善钢铁形象:一是面向企业内部的宣传工作,每个钢铁人都要为改善钢铁形象做出贡献;二是面向全社会的宣传舆论工作,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和广大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三是面向全球,积极开展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沟通,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中国钢铁对推进世界钢铁健康发展和维护世界经济秩序的积极作用。关于重塑钢铁行业形象的宣传重点工作,何文波指出,要做好4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重点宣传中国钢铁正在进行的以绿色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史无前例的革命性产业变革。二是重点宣传中国钢铁产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优异表现和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三是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重点宣传中国优秀钢铁企业的“发展之路”和“经营之道”。四是重点突出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和获得成就的集体和个人,为中国钢铁实现新的技术跨越积聚正能量。魏尧在致辞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流砥柱,在面对重大困难的时候要顶住;现代大型制造业企业,特别是钢铁企业,必须有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企业发展,钢铁挂帅,制造业我们始终要掌握在手里。当前,中国宝武的产量居全球第一,“老大”还要变“强大”。要掌握核心技术,不断发展新产品、新材料;花大本钱做好污染防治工作是值得的、必要的,也是一种责任;劳模精神要代代传承。这对中国宝武既是巨大的鼓舞、更是莫大的鞭策,是激励我们开创新时代发展新局面的根本遵循和力量源泉,是指导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总纲领。魏尧表示,当前,中国宝武正以各种方式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宝武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此次举办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党委书记读书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提高的机会,将促使我们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韩瑞平在做开班动员时说,此次举办读书班的宗旨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精神实质,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把握,进一步认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通过学习交流认清钢铁工业和冶金企业目前的形势和任务,认清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措施和目标,认清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冶金企业的搜狗指南。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为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钢铁强国做出贡献。此次读书班还组织了分组学习讨论交流,各企业就3个问题进行了总结交流:一是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确保实现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完成全年任务双胜利;二是企业如何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实现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钢铁强国;三是企业如何加强宣传工作和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支持钢铁工业的氛围,在全社会树立钢铁工业的良好形象。孟繁英、王增强、张兰润、李长庆、侯悦、王发生、李彬、杨坤、贾璐等来自各企业的党建思想宣传负责人代表各组做了学习发言。10月29日,参加读书班的各单位代表参观了宝钢股份的智能工厂。参加此次读书班的代表表示,此次读书班议题高端务实,学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代表参与积极,对当前及今后国内外钢铁行业形势发展和任务都做了全面的总结和解读。详细信息 - 04 2020-11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0.11.04 丨 3769钢铁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原材料和钢铁产品的重要基础工业,产业链涵盖采矿、选矿、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轧钢、金属制品及辅料等众多产业环节。钢铁工业发展水平历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研究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趋势与特征,对于全面掌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提高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参与能力具有重大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出现了以下一些新趋势、新特点。世界钢铁产量较快增长进入21世纪后,随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工业化及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世界钢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世界钢铁产量一举突破8亿吨。2004年,世界钢铁产量达到10.548亿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突破10亿吨。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钢铁产量大幅下降7.9%。之后迅速恢复,2011年再创新高,突破15亿吨,达到15.18亿吨。到2018年,世界钢铁产量达到18.09亿吨,比2000年增长1.1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3%,而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世界钢铁产量年均增长速度均不到1%。可见,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1世纪以来世界钢铁产量运行轨迹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各年度间的增长速度波动幅度较大,有3个年份增长速度超过10%,同时也有3个年份是负增长。可见,21世纪以来世界钢铁工业是在剧烈波动中实现较快增长的。二是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影响,近年来世界钢铁产量的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从2013年至2018年的5年间,世界钢铁产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只有1.8%,大大低于2000—2018年整个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世界钢铁工业产业集中度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世界钢铁工业企业合并、收购事件不断发生。许多钢铁企业都由过去单打独斗的原始竞争模式逐步向组团式的集团竞争方向发展,钢铁企业间的策略联盟和战略联盟现象明显增多。德国蒂森钢铁公司与克虏伯钢铁公司两大钢铁巨头完成合并,联合组建为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世界钢铁业老大米塔尔(Mittal Steel)收购世界钢铁老二阿塞洛(Arcelor),组建产能超过1亿吨的世界钢铁巨无霸阿塞洛·米塔尔钢铁公司。日本*大钢铁企业新日铁公司与第三大钢铁企业住友金属工业公司正式合并为新日铁住金公司,年产能达到5000万吨,粗钢产量约占日本粗钢总产量的40%。中国宝钢、武钢实施联合重组,成立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后,又战略兼并马鞍山钢铁集团。随着世界钢铁工业兼并重组步伐的加快,世界钢铁工业的产业集中度逐步攀升,进入新一轮的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期。2000年,世界前5大钢铁企业(新日铁、浦项、阿贝德、于齐诺尔和LNM集团)的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0%;2005年,世界前5大钢铁公司(阿塞洛集团、LNM控股、新日铁、JPE、浦项)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上升到了17.3%;2010年,世界前5大钢铁公司(阿塞洛·米塔尔、河北钢铁集团、宝钢、武钢、新日铁)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上升到18.2%;2017年,世界前5大钢铁公司(阿塞洛·米塔尔、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新日铁住金、河北钢铁集团、浦项钢铁)合计产量接近3亿吨,占世界总产量比例为17.6%。从2000年至2017年,世界钢铁工业的产业集中度(CR5)上升了4个多百分点,市场向优势钢铁企业集中的趋势明显。发展重心逐渐向新兴经济体转移长期以来,世界钢铁工业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高度垄断着全球钢铁供应。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市场体制的变革以及各区域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世界经济活动的重心发生转移,世界钢铁生产的格局发生显著改变,钢铁工业的地域分布自西向东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钢铁工业的发展重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在世界钢铁版图中分量日益提升。从2000年至2018年,亚洲总的粗钢产量从3.32亿吨增加至12.71亿吨,占世界钢铁产量的比重提高了31.1个百分点,其中中国产量增长了6.3倍,产量占比提升36.3个百分点;而欧美产量几乎没有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其中欧盟占比下降了10.0个百分点,美国占比下降了7.2个百分点。与此相应,主要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钢铁工业发展迅速,在世界钢铁工业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其中*为突出的是中印两国。从2001年至2018年,中国粗钢产量从1.2720亿吨增加到9.2830亿吨,占世界钢铁产量的比重从15.0%提升至51.3%,提高了36.3个百分点;印度粗钢产量从2730万吨增加到1.0650亿吨,占世界钢铁总产量的比重从3.2%提高到5.9%,提高了2.7个百分点。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加快了技术装备投入力度,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被开发出来并应用于钢铁工业,促进了钢铁生产工艺流程优化,使世界钢铁工业逐步转向高效、低耗、高精度、连续化、智能化、清洁化生产。一是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得到明显优化,高效、连续、紧凑、智能的工艺流程日益成为世界钢铁工业的主流。例如,具有工艺流程紧凑、生产周期短、物料消耗少、生产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的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自1989年在美国纽柯公司克劳福兹维尔厂应用以来,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应用,使得世界钢铁工业的连铸比快速提升。二是钢铁生产技术装备更新换代明显加快。近些年来,一大批高效、低耗、优质、智能化的工艺技术装备,如顶底复合吹炼转炉、超高功率直流电弧炉、LF钢包精炼炉、高效连铸连轧机等一系列自动化、高效化和高精度化的先进技术装备在世界钢铁工业中得到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世界钢铁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以中国为例,从2003年至2016年,中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装备的130平方米以上的烧结机由45台增加到464台;3000立方米以上的高炉由5座增加到45座;300吨以上的转炉由3座增加到14座,技术装备的升级换代相当迅速。三是炼铁、炼钢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炼铁生产方面,世界主要产钢国家积极开发应用了高炉长寿技术、煤氧喷吹强化冶炼技术、直接还原铁和熔融还原铁生产技术等。炼钢生产方面,世界钢铁工业发达国家开发并应用了炼钢用铁水的预处理、转炉的自动化吹炼、电炉的高功率熔炉、多功能的钢水炉外精炼与真空处理、钢水的高效连铸等新技术,转炉实现了“负能”炼钢。由于上述新工艺装备的采用,世界轧钢技术也提高到新的更高水平,实现了轧钢生产过程的自动化、高效化和高精度化,使得钢铁工业资源能源消耗大幅度降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世界钢铁贸易增速增长乏力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钢铁工业贸易紧随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化进程,发展态势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明显特征。与世界钢铁生产一样,21世纪初至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世界钢铁贸易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钢材产品贸易量从2001年的3.0040亿吨增长到2007年的4.4690亿吨,增长了48.8%,年均增速6.8%。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的2008年至2017年,世界钢铁产品出口量不仅没有增长,反而略微下降。其中,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世界钢铁出口均呈负增长态势,2009年猛降24.8%。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复苏乏力特别是美国发起的逆全球化运动,极大妨碍了世界钢铁贸易的发展。从2015年起,世界钢铁产品出口增长速度连续多年低于3%,呈现出增长乏力的态势。从2001年至2017年,世界钢铁产品贸易年均增长速度仅为2.73%,低于同期世界钢铁生产的增长速度。这反映出近年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缓慢的现实,也反映了钢铁工业从产业属性上看属于内源性产业,大量低端、低附加值的钢铁产品无力承担国际贸易中长距离运输的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大进大出的产业发展模式并不适合钢铁工业。(社科院专刊)详细信息 - 03 2020-11
钢铁业“十四五”时期将致力于绿色发展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0.11.03 丨 3451中国钢铁行业在节能减排、超低排放改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与现存的差距仍然存在。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获悉,“十四五”期间,中国钢铁行业将致力于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探索更高水平的绿色发展道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将对钢铁行业产生重大影响。11月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召开会议,钢协负责人表示,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接下来,要发挥钢协的特殊作用,积极呼吁和引导钢铁行业用实际行动强力支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要深刻分析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在充分挖掘我国钢铁行业内需潜力的同时,着力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主动适应国际市场环境、需求变化,充分发挥品种、质量、效率优势,深入拓展国际化发展空间。当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的两大主题之一。10月30日,由国家节能中心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节能协会节能环保金融联盟、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钢铁行业超低排放与节能技改、绿色金融供需对接服务活动在京举办。钢协负责人表示,钢铁行业节能环保具有内生动力。特殊时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越是面临困难挑战,越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越要坚持绿色发展的主题,绿色发展和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统筹兼顾、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绿色发展、超低排放不是钢铁行业落实国家基本要求的权宜之计,而是应对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长久之策。钢铁行业超低排放与节能减排任重道远,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绿色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中坚力量,让绿色循环低碳成为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面对新情况、新挑战、新任务,钢协提出了要聚焦一个根本任务,坚持两大发展主题,着重解决行业三大痛点,持续推动中国钢铁国际化进程。聚焦一个根本任务,就是要全面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坚持两大发展主题,就是要加速推进钢铁产业“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着重解决行业三大痛点,就是要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钢协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中国钢铁行业“十四五”规划尚在研究制定过程之中,但提升质量效益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现绿色发展是全行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中国经济时报)详细信息 - 03 2020-11
钢铁行业如何实现有效减排?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0.11.03 丨 3493一直以来,钢铁行业都是我国化解过剩产能、推动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火电之后,超低排放改造已经延伸到钢铁行业。根据生态环境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动现有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到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显进展,力争60%左右产能完成改造,有序推进其他地区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那么,钢铁行业目前超低排放推进情况如何?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钢铁行业未来如何实现有效减排?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环保中心主任刘涛。刘涛,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环保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冶金行业环境保护相关咨询、规划和专题研究工作,多次参与生态环境部钢铁行业污染减排相关政策研究和制定工作。作为总理基金“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冶金课题的骨干成员,承担了京津冀区域冶金行业布局调整研究、标准评估、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路线及错峰生产政策相关研究,为唐山等重点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一市一策”提供技术支撑。受多种因素影响,有的企业超低排放改造中还存在一些不太规范的问题,工程质量和实施效果与煤电相比还有差距。中国环境报:经过多年淘汰落后产能、环保治理改造之后,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规模和环保水平如何?刘涛: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基础原材料产业,我国钢铁产量近几年一直在增加。以2019年为例,钢产量达到9.96亿吨,同比增长8.3%。今年8月,我国粗钢日产量达到了306万吨,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全年钢产量将突破10亿吨。2000年后,我国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推动速度加快。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2005年,我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吨钢污染物(主要为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排放量超过两公斤,现在已经下降到0.6公斤以下,降幅超过70%。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做了很多工作,开展了很多环保改造,包括脱硫、脱硝、除尘改造等。实际上,2012年发布的《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限值已经与欧美国家的标准要求持平。但问题在于,我国钢铁产能的总量太大,特别是重点区域内钢铁产能占比过大。从布局来讲,河北省占全国钢铁产量的1/4,“2+26”城市的钢产量在全国占比近40%,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占比超过60%。虽然企业环保水平在提升,吨钢排放量降幅明显,但排放总量依然很大,重点区域的环境容量有限。因此,既要保证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又要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实行超低排放成为必然选择。中国环境报:据您了解,我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进展如何?这个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刘涛:当前,钢铁行业正在推进超低排放改造。我认为,按照《意见》要求如期完成任务不成问题,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有的企业超低排放改造中还存在一些不太规范的问题,工程质量和实施效果与煤电相比还有差距。煤电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主要由五大电力集团推进,控制相对较为严格。但我国钢铁行业产能集中度低,60%以上的为民营企业,相当一部分在环保管理、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基础还相对薄弱,在进行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有的虽然上了设施,但运行不稳定,影响减排效果。比如,2018年底,部分地区就要求相关企业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完成后,确实带来了空气质量的改善,但我发现,一些设施的运行效果还不够理想。还有一些企业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的档次比较低,就像买了一个比较破旧的二手车一样,不可能花太多钱将它改造成非常好的车。所以,要根据企业装备水平情况,有的在末端搞超低排放,有的则需要督促淘汰一些落后装备。去年底,生态环境部发布了《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技术指南》,这将有助于规范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中国环境报:在您看来,钢铁行业环保治理工程中还存在哪些短板?刘涛:目前,钢铁企业的监测监控体系还不完善,缺少核查验证。电厂的排放源相对较少,钢铁企业在线监测动辄就是几十套设施,运维压力很大。在无组织排放方面,还没有完善的监测监控体系,一些环节需要视频监控,目前也是缺失的。比如,运输物料的货车在离开企业料场时,按照要求需要进行车辆冲洗,防止粉尘污染。但我们在一些地区的调研中发现,企业料场进行清洗的车辆很少,洗车设备大多成了摆设。我国短流程炼钢仅占全部产能的10%左右。“十四五”时期,废钢利用将会大幅增加。与长流程相比,短流程在碳减排方面效果显著。中国环境报:在交通运输方面,钢铁行业要实现有效减排,需要如何努力?刘涛:钢铁生产很特殊,生产1吨钢带来的运输量巨大,通常外部运输量超过5吨,内部运输量也在5吨左右。也就是说,全国10亿吨钢的产量,需要近100亿吨的运输量来支撑。从排放来讲的话,钢铁企业运输环节污染物排放量占整体排放量的20%。交通运输问题这些年比较突出,“公转铁”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然选择。但是,铁路建设中涉及的很多问题不是企业能够决定的,比如路网协调等。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铁路建成后,企业的运费成本可能会增加。据我了解,邯郸一家钢铁企业进行测算后发现,由汽车改为铁路运输后,1吨铁矿石的价格约增加50元。以此计算,每年上千万吨铁矿石的运输量,每年就需要增加几亿元的成本支出。因此,“公转铁”的有效推进还需要在铁路运价和公路运价上进行调整。在生态环境部印发的《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中,运输方式也是对企业进行绩效分级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绩效分级评估结果直接关系到企业在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来临时,是否需要停产。所以,企业对于“公转铁”还是比较积极的。据我了解,目前很多企业的铁路专用线建设处在可研或者环评阶段。中国环境报:与长流程炼钢相比,短流程的污染物排放更少,但我国长流程占多数。如果要对流程结构进行调整,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刘涛:目前,我国短流程炼钢仅占全部产能的10%左右。这主要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我国废钢量比较少,二是电价成本较高。国外的钢材主要用在机电产品上,回收周期较短。我国虽然钢产量和使用量很大,但主要用作基础设施建设中,回收周期较长。经过时间的积累,我国的废钢产生量有望在近几年迎来爆发期。目前,废钢进口受到固体废物进口政策的限制。为了尽快改变对废钢进口的限制、进口对环保无影响的优质废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启动了《进口再生钢铁料》标准的制定工作。我认为,“十四五”时期,废钢利用将会大幅增加。与长流程相比,短流程在碳减排方面效果显著。而且,国家相关政策也在鼓励短流程项目的建设。比如,国家发改委出台的产能置换政策中,如果是建设短流程项目,可以进行1:1产能置换。如果建设长流程项目,产能置换比例为1:1.5。此外,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工作推进,电价方面也可能会有松动,从而降低成本。(中国环境报)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