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 2011-08
部分行业再现产能过剩 等量置换淘汰难执行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1.08.04 丨 9162部分行业再现产能过剩 等量置换淘汰难执行 核心提示:近期中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甲醇、电石等多个行业产能增长过快,部分存在严重的过剩苗头。西部某市一家钢铁厂近期热火朝天。该厂在2007年被上海一家钢铁厂入股收购,当时产能仅为300万吨,而目前已达到700万吨左右,预计在2015年达到1500万吨。该钢铁厂引起行业人士的注意。“上海那家钢铁厂原计划在湛江投产,但是发改委不批所以不敢动,但是到了西部不一样了,国家不批照旧快速扩大产能。”这位业内人士说。根据了解,自从2004年江苏铁本钢铁项目违规上马以来,国家发改委仅仅审批了极少数钢铁项目,这包括首钢搬迁的曹妃甸项目,共计3000多万吨。但是整个中国钢铁的新增产量远超国家审批数字。2005年中国粗钢产量为3.52亿吨,2010年实际达到6.2亿吨。工信部根据上半年产能预测发现,考虑到钢铁产能快速释放,2011年预计全年粗钢产量将达到6.9亿至7亿吨,比上年增加6000万至7000万吨。为此,钢铁行业有过剩的压力,“钢铁行业将在高产量、低盈利状态下长期运行”。同样,包括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也存在产能过快释放的可能。“个别地区出现了落后产能死灰复燃的苗头,增大了淘汰落后工作压力。”工信部在8月3日发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中表示。该报告指出,下半年要对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继续做好落后产能淘汰的检查工作,同时严格执行新的行业标准,加快企业重组,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不过,整体而言,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实际需求仍很大。四川水泥协会秘书长成学军告诉记者,四川今年要淘汰的1400万吨落后水泥产能,但是全年的产量要达到1.5亿吨,比去年的1.3亿吨有所增加。“目前基建和住房投资加快,刺激了水泥的需求增长。在淘汰小炉子时,难免不上更大的炉子,这使得整体产能增加。”多行业再现产能过剩工信部8月2-3日发布多个行业报告指出,近期中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甲醇、电石等多个行业产能增长过快,部分存在严重的过剩苗头。比如上半年全国生产平板玻璃3.8亿重量箱,同比增长19.1%。新投产10条平板玻璃生产线,新增产能5688万重量箱,平板玻璃总产能超过9亿重量箱,产能增长过快。上述产能已经突破了国务院2009年的预判。当时国家在发布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相关意见指出,2009年各地新投产和在建20条生产线,平板玻璃总产能将超过8亿重箱。水泥行业也类似。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9.5亿吨,同比增长19.6%,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6月份水泥产量1.98亿吨,同比增长19.9%。创单月产量和增速历史新高。工信部预计,全年将有150条水泥生产线投产运营,新增产能将达1.86亿吨,“在上半年水泥行业投资增速同比下降的情况下,局部地区水泥总产能将明显过剩,特别是西部地区产能大量释放,增大了市场承受的压力。”该部门给出警告。这种产能迅速扩张,也引起了行业利润的大幅下降。以钢铁为例,1-5月份钢铁行业利润640亿元,同比下降1.08%,销售利润率由2007年的7.26%持续下跌至今年的2.42%,不及银行存款基准利率。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教授许中波认为,目前钢铁行业盈利状况不好,与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盲目上高附加值的板材有关。“本来上板材没错,但是上马的太多了,相反,目前建筑用的螺纹钢就很好卖。”他说。数据显示,1-5月份规模以上平板玻璃、铝冶炼企业分别实现利润总额14亿元、52.2亿元,分别同比下降55.9%、23.6%,水泥行业实现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170%。工信部警告,水泥、电解铝等多个行业出现了投资向西部转移的情况。不过,由于西部地区目前经济增速普遍快于东、中部,四川水泥协会秘书长成学军认为不必太过担忧。目前西部地区的基建和保障性住房投资仍很快,这些都需要水泥等快速供应。“四川过去从外地净调入水泥,目前本地的水泥才可以基本满足全省的需求。”他说。今年上半年,四川省累计生产水泥7301.47万吨,同比增长38.23%。为全国增速较快的地区。等量置换淘汰难以执行尽管工信部不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但是总产能仍在不断扩张。如何在下一步解决越淘汰落后产能,总产能越大的悖论,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工信部以水泥行业为例指出,目前实施“先进产能置换落后产能难度加大”。按照等量或减量置换原则,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的技术改造项目落实不到位。此前在7月11日工信部公布了全国18个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名单。这涉及2255家企业,共淘汰炼钢2794万吨,电解铝61.9万吨,水泥15327万吨,平板玻璃2940.7万重量箱等。一工信部人士告诉记者,自2009年国家发改委就停了对上述行业的新项目审批,这些行业产能不断扩张,与地方擅自上马项目或者扩大工程有关。“其中一方面有上大压小的,也有一些企业搞虚假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信部公布名单,就是要让社会监督这些淘汰有无水分。”这位人士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李世俊则判断,“十二五”期间如果以粗放的方式发展,可能在2015年粗钢产量会达到8.5亿-9亿吨。这还是保守的数字。原因是去年粗钢产量6.26亿吨。目前炼钢在建产能6000万吨,正在设计2050万吨,正在规划炼钢2200万吨。如果这些项目全部投产,预计新增粗钢为1.03亿吨,生铁1.1亿吨。“‘十二五’地方没有一个省市的GDP(地区生产总值)按照全国的7%制定的,低的定为8%,高的接近15%。”李世俊在近期的一次会议上给出判断,鉴于地方经济的规划比全国高,中国粗钢产量可能会创新高。也正是因为此,许中波认为,工信部认为今年粗钢产量将达到6.9亿-7亿吨的数字,属于正常的情况,实际情况可能会更高一些。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认为,水泥产量在今年仍会有大的增长。考虑去年水泥产量为18.67亿吨,今年上半年增速为19.6%,按此保守的估计,全年水泥产量为21亿吨以上。“整体而言,目前水泥行业的利润良好,随着施工进入旺季,下半年水泥产量还会增加。全年总产随着经济的发展将继续上升。”他说。详细信息 - 04 2011-08
限电致部分钢企减产 业界预计影响弱于去年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1.08.04 丨 9120限电致部分钢企减产 业界预计影响弱于去年 受高温影响,我国多个省市电力供应又进入“迎峰度夏”期,作为耗电大户的钢企和电解铝企业也开始受到一定的影响。柳钢股份经销公司计划信息科科长覃娟8月3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限电使得企业的产量明显降低,6月至7月大约减产了20%。“现在钢厂有两三条生产线已经停了,为了保证产量,公司在产品生产方面遵循效益优先的原则,优先生产效益好的产品。”据记者了解,广西地区遭遇了20年以来*严重的电荒,此轮电力缺口已经接近30%。而作为广西*大的钢铁企业,7月28日起,柳钢中板生产线已经停产检修,计划停产检修15天,预计影响中厚板产量7.5万吨左右。而与柳钢类似,电力供应短缺严重的省市的钢厂,都会选择检修等方式被迫减少用电负荷。7月下旬以来,江西、江苏、浙江等地区的电力供需形势也很紧张,江西的萍钢、江苏的永钢等钢厂在7月份已进入了“有序限电”的行列。河南安阳钢铁一位内部人士也告诉记者,*近几个月电力供应一直不是特别正常,上月底有公司的轧机就断断续续停了几天,以后是否还会受影响,还要看当地政府的用电分配情况。不过,根据记者了解的信息,北方的钢厂受限电影响还不大。位于全国产钢大省的河北省的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李志强就告诉本报记者,公司目前还没有接到限电通知,附近的钢铁企业也都还没有被限电。“由于目前建筑钢材的利润比板材要高,如果钢厂被限电,可能会选择中厚板、热轧等生产线先减产,”西本新干线的分析师邱跃成对本报记者分析。不过,他预计今年的限电影响应该不会像去年那么大,去年主要是受节能减排指标没有完成的压力影响,而不是自然天气原因。除了钢铁企业,用电大户电解铝企业也是限电的直接相关者。目前,广西当地的一些电解铝企业已经多次接到限电准备的通知,不过目前还没有限电减产的实质性举措出现,铝厂始终在与地方政府和电网公司协调用电事宜,并提出各种供电解决方案,希望能够顺利渡过电荒时节。行业内有色分析师告诉本报记者,虽然目前并没有限电减产的实质性举措出现,一旦缺电状态进一步加剧,铝厂限电减产迫在眉睫。而限电带来的实际影响也是判断下半年市场走势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限电形势加剧,供给减少,将对电解铝价格的上涨形成进一步的支撑。详细信息 - 03 2011-08
发改委:下半年更加注重稳物价控房价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1.08.03 丨 8866发改委:下半年更加注重稳物价控房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8月2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下半年我国宏观政策取向更加注重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尤其是要坚决抑制价格过快上涨,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遏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改善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发展环境、缓解企业经营困难。李朴民说,要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巩固农业发展的好势头,全力夺取全年农业特别是粮食丰收,以自主创新为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结构升级,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尤其是要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努力实现全年节能减排目标。他表示,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规模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今年1000万套建设计划落实;继续改善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生活,加强社会保障。下半年要更加注重内需平稳较快增长,继续完善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政策,挖掘消费潜力,优化消费环境,逐步健全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伏。李朴民说,我国将更加注重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这既包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也包括深化财税金融、农村、文化体制等方面改革;要保持外贸政策基本稳定,促进出口稳定增长,积极扩大进口,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增幅比去年上半年回落1.5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李朴民认为,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仍处在平稳较快区间,没有出现大幅下滑,属于稳中趋缓。经济增速适度回落,是宏观政策发挥作用、主动调控的结果,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有利于减轻物价上涨压力,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也有利于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调结构、转方式、保民生上。李朴民说:“只要我们贯彻好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好中央确定的政策措施,就能够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增长不会出现大的起伏,更不会出现所谓的‘二次探底’。”详细信息 - 03 2011-08
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 钢铁行业重组不停歇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1.08.03 丨 9458下半年政策密集发布 钢铁行业重组不停歇 随着钢铁行业各项政策在下半年陆续出台,企业兼并重组有望驶上快车道钢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淘汰落后、联合重组都是其结构调整的重点。业内专家对记者说,税收分配等问题是企业重组*大的困难,随着下半年钢铁行业“十二五”规划和加快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指导意见等文件陆续公布,一些重点问题有所明确和解答后,行业重组的步伐将会加快,也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行业重组持续推进自2000年开始,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事件开始逐步增多,特别是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后,兼并重组步伐更是飞快。今年以来,钢铁产业的兼并重组处于持续推进状态,与前些年相比,兼并重组事件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更加丰富,跨区域企业重组、同一区域内企业重组同步发展。6月15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函复福建省政府和鞍钢集团,原则同意鞍钢集团与福建三钢集团联合重组方案。同样在6月,中原地带的钢企也分别采用了区域内和跨地区的方式,拉开重组大幕。6月26日,安阳钢铁重组三家民营钢厂。6月30日,江苏沙钢集团旗下的安阳永兴钢铁牵手三家企业,组建河南沙钢联合钢铁集团。7月13日,由天津市国资委出资,有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等四家国有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天津地区由此出现了粗钢年产量上千万吨级的钢铁企业。与此同时,河北民营钢铁企业也在重组路上迈出一步。邯郸7家民营钢铁企业,宝信钢铁、合信钢铁、鹏鑫钢铁、恒丰顺铸管、荣喜钢铁、新方铸造和鸿泰铸造通过自主联合,组建了河北宝信钢铁集团,联合重组后将形成焦化—炼铁—炼钢—钢材—铸造的集约型产业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加速产品结构调整。十大钢企集中度将提高企业的联合重组一直被认为是提高集中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曾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贾银松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业将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国家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并鼓励区域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以提升产业集中度,争取将前十家钢企的集中度提高到60%以上。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是《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但从实施以来的情况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粗钢生产企业有500多家,平均规模仅100多万吨,排名前10位的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8%。此外,2010年河北钢铁、宝钢、武钢、鞍钢、沙钢五大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产量的29%,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的比例达到45%以上”的目标差距甚远。但事实上,不少专家指出,单纯扩张式的重组并无益于集中度的提高。记者了解到,由中钢协高级分析师李拥军执笔的一份《关于钢铁企业重组的研究》报告在刚刚召开的中钢协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全文发布。报告指出,单纯的将许多产业发展问题归咎于集中度问题,进而为了提高集中度而推进企业重组,这本身并无助于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的钢铁企业重组常常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但事实上,大型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企业个体的意义就是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较为理想的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对钢铁产业的意义是通过培育钢铁企业,提高优势企业集团的行业控制力,进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中钢协原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也表示,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目的是为了做强而不是做大,如果只是为了做大,就等于是把一些小问题集中在一起变成一个大问题,这也是目前企业联合重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钢铁企业重组事件逐渐呈递增态势,但是重组后的绩效并不明显。对此,《报告》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重组后资源整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钢铁企业重组中仅仅形成低层次的外部联合,并没有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重组双方未出现共赢的结果。事实上,我国企业较为重视重组前期行为,对重组后的企业资源整合重视不够。很多时候,重组后的新企业不仅不能从兼并重组中实现相应的协同效应,还是各自为政的发展,而且由于重组各方的整合摩擦而使管理成本加大,甚至影响到自身原先的发展思路,更为严重的可能拖垮原先的优势钢企。此外,由于我国钢企的资本结构性质比较复杂,既有以宝钢、鞍钢、武钢为代表的大型央企集团,又有重钢、本钢等省属地方性大钢企,沙钢、日照钢铁等大型民营钢企,此外还有市/县属钢企、小型民营钢企等。“我国钢铁企业资本结构的复杂程度非任何国家可以比拟,企业的资本机构性质不同,代表的利益集团就不同,企业的并购重组*困难的就是如何解决各利益方之间的矛盾,比如税收冲突,重组后的人事安排等。”中钢协专家指出。中钢协副秘书长屈秀丽也对记者说,重组主要是企业的行为,除了解决税收分配问题,政府层面应该制定一些其他的如环保、准入方面的指标,这样大的企业重组利益分配梳理清楚,部分小的和落后的企业没有生存空间了,才能让兼并重组走得更快。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也指出,抓好企业兼并重组,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尊重企业作出的决策。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完善相关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和完善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服务,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能走回头路,不能干预企业。近些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事件逐步增多。但不少企业的重组多年来并未有实质性进展,处于胶着状态。重组过程中,以及重组后资源、人员的有效整合很多时候并不完善,跨地区、跨层级的重组更是困难重重。如何层剖缕析重组中的现状与问题,给出好的政策建议,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研究钢铁行业重组的有关专家。中央和地方重组目标存在偏差上海证券报:钢企重组在世界范围内常有发生。与国外钢企的重组相比,中国钢企重组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些特点对重组的实施又有怎样的影响?中钢协专家:从国外同类型重组时间看,其重组的目的及效果更多的是实现规模效益和提高在目标市场的占有率。大型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本身的意义就是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较为理想的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国外钢铁企业并购必然存在着股权的市场化交易。在股权调整完成后,新集团必然存在资源整合,建立一套较完整的集团管控体系,以保证新集团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运行。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钢铁企业在重组的市场化差别、政府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角色、所处市场环境均存在不小的差异。我国钢铁企业多为国有控股企业,企业重组的产权调整基本上是中央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资产划拨,很少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产权的交易。同时,我国多数企业重组后,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集团管控体系,也没有发挥出重组后资源的协调与互补作用。在欧美国家中,并购的主体是企业,政府在并购中的作用更多以监督为主;我国参与重组的大多数钢铁企业属于国有控股或国有独资企业,各级国资委通常是各大钢铁企业的*大股东,因此,政府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重组活动也是顺理成章的。此外,虽然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推动钢铁企业重组,但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重组目标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中央政府积极推动钢企重组,更多地着眼于全国范围内钢铁产能的优化布局,着眼全球领军型钢企的培育和钢铁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这意味着中央政府并不支持每一个地方都把钢铁产业做大做强,对地方是有保有压的。但地方政府推进钢企重组,根本性目的是实现地区钢铁产业效益*大化。中央政府对于产业产能结构性过剩的判断更倾向于通过企业重组进行存量调整;各级地方政府则更热衷于通过重组进行增量调整,即壮大本地区钢铁工业的规模与实力,这种目标的不一致很多时候导致重组的推进并不顺利。重组被赋予了太多社会性期望上海证券报:钢企的重组一直以来被赋予很大的期望,您认为重组是否能解决提高产业集中度,避免无序竞争等问题?中钢协专家:国内学术界、钢铁业界对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正面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普遍认为钢铁企业横向重组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如通过规模采购可以大幅度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能够提高在国际上下游市场的谈判地位,能够提高产业集中度,避免无序竞争。各级地方政府从本地区的发展角度通常提倡将钢铁企业重组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将企业重组与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相结合,其目的是壮大本地区钢铁工业的规模,提高本地钢铁工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壮大当地经济实力。因此,中国钢铁企业重组被赋予了太多的社会性期望。这些期望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如果淘汰落后产能、解决无序竞争等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法制环境、市场体制建设、进出口体制等诸多因素相关联的行业发展问题与企业重组直接挂钩,甚至将推进企业重组作为解决诸多问题的条件则未免有些牵强,也容易造成部分地区为了重组而重组。同时,将许多产业发展问题归咎于集中度问题,进而为了提高集中度而推进企业重组,这本身并无助于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避免用行政命令干涉重组上海证券报:从影响企业重组的宏观环境看,政府和市场双重因素的作用交织,决定了国内钢企并购重组摆脱不了财政体制、企业级别、所有权归属及所有制形式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您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中钢协专家:虽然企业重组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实现发展战略、获取高额利润或其他目标而进行的扩张行为,应当是有企业作为主体的一种经济活动。但是,各级政府既是经济活动的协调者和监督者,同时也是国有企业的出资者,参与企业重组是其职责与义务所在。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协调者和监督者,首先要为企业重组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法规和有效监管的外部环境;其次要在政策上为企业兼并重组提供积极引导和鼓励。政府有权终止不符合规则的重组活动,但却无权介入符合规则的重组活动,更无权强令非国有企业加入重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钢企重组事件中,通常本省内省管企业、市管企业间的重组一般较为顺利,跨省重组却往往阻力重重。这是因为我国现行中央和省级地方两级税制虽充分调动了省级政府大力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但却造成了各地政府的本位主义。在跨层级、跨地区的兼并重组中,地方政府面临税收减少的可能性,虽然有转移支付的补偿,但补偿多少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让企业重组演变为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因此各级政府要避免用行政命令干涉企业的重组活动。各级政府作为国有钢企股东参与到企业重组活动,其基本职责应定位于更有效的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重组”似乎是河北钢铁近两年来*鲜明的标签。2010年,从年初到年末,河北钢铁整合活动频现,一年时间打造出了我国钢铁航母,产能跃居全国之首,世界第二。河北钢铁集团是由唐钢、邯钢、承钢三家公司合并后组建的河北省*大的国有钢铁企业。2010年1月25日,唐钢股份、邯郸钢铁、承德钒钛3支股票被“河北钢铁”股票所替代,河北钢铁正式上市表明我国首例横跨沪深两大交易所的3家钢铁上市公司在资本层面实现了整合。中钢协的专家对河北钢铁这一资本层面的整合给出的评价是,“河北钢铁集团成为一个完整的资本实体,有助于河北钢铁集团总部由过去对单一行政权威的依赖转化为资本权威、资源权威、行政权威等多种管理权威的并存,极大提高了集团总部的核心地位。”此后,3月19日,中信泰富与河北钢铁集团签订框架协议,以19亿的价格将石家庄钢铁80%的股权出售给河北钢铁集团。2010年年底,河北钢铁集团以“渐进式股权融合”模式陆续收编了12家河北民营企业,掀起了区域性钢铁行业重组的高潮。2010年11月11日,河北钢铁与5家民营钢铁企业签署联合重组协议,首批整合企业包括河北敬业、唐山松汀、邢台龙海、永洋钢铁、吉泰特钢。2010年12月31日,河北钢铁集团重组省内的九江线材、燕山钢铁、荣信钢铁、鑫达钢铁、新金钢铁、裕华钢铁和金鼎重工7家民营企业。12家被重组民营企业方来自河北省内各主要钢铁产区,合计钢产能3380万吨,合并后河北钢铁集团总产能8380万吨左右,为国内第一大钢铁企业。“河北钢铁的重组行为突显了该集团在河北地区举足轻重的地位,更突显了集团要坐稳全国第一大钢铁企业集团的雄心。”业内专家表示。“渐进式股权融合”的重组方式也开启了先河。兴业证券分析人士指出,这种重组是重组方和被重组方谨慎推进重组的一种折中方案。表面上看,该方案给市场传递一种民营企业为规避政策风险而寻求庇护的信号,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这种模式符合国企和民企的不同经营机制和利益诉求,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性高,同时也为后续深度整合提供时间和政策空间。谈到整合经验,河北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义芳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要整合好关键是搞好文化整合。这些年,每个企业都形成了不同的企业文化。所以,把这些企业整合到一起,需要真正实现思想上的融合。”然而此前整合的举措还只是一个开始。记者了解到,河北省7月份*新发布的《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河北有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整合到15家左右;力争省内生产规模前10位的钢铁企业占全省总产能的比重达到75%以上。作为河北省第一钢铁企业的河北钢铁无疑将是省内整合的排头兵。河北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表示,目前河北省较大型的民营钢企有70多家,河北省的钢铁行业重组仍会以河北钢铁集团为主导,同时还会有几家较大的民营钢铁集团并存。详细信息 - 02 2011-08
夏季“电荒”凶猛来袭 下半年电力供需仍偏紧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1.08.02 丨 8883夏季“电荒”凶猛来袭 下半年电力供需仍偏紧 夏季缺电,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只是今年的情况可能更加不容乐观。发改委上周数据显示,7月26日,全国日发电量超过150亿千瓦,比去年*高日发电量高出11.38亿千瓦。随着持续大面积高温天气到来,7月下旬到8月中旬空调负荷将达到*大值。今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22515亿千瓦,同比增12.2%;上半年各月用电量增速在10%~14%,属较快增长范围。中电联*新报告预测,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偏紧,部分地区存在时段性电力紧张;预计煤价将维持高位并存较大上涨可能。“煤价上涨必然引发电价上涨呼声。继今年4月后,煤、电间的第二次"协奏曲"即将响起。”业内人士指出。夏季电荒肆虐各地缺电账本已陆续晒出。河北省电力办公室主任张国洪表示,今夏河北南部电网电力平衡已20余次出现缺口,其中*大缺口达到193万千瓦,创历史新高。“还有可能出现更大的缺口。”广西的情况则更为严峻。目前该自治区电力缺口接近30%。广西电网已发出特别严重缺电的Ⅰ级红色预警信号。据广西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顾南峰介绍,广西正遭遇近20年来缺电程度*严重和时间跨度*长的缺电局面,广西停产或部分停产的企业已超过1000家。另据相关部门估计,杭州今夏*大用电缺口将达115万千瓦,面临近7年来*严重的电力短缺。而7月29日,杭州电网用电负荷就已经达到了1000.89万千瓦,成为国家电网系统第一个用电负荷突破1000万千瓦的省会城市。华中电监局有关专家指出,此轮“电荒”除了传统的南方、华东沿海地区,随着产业转移,“电荒”明显向湖南、江西、河南等中部省份蔓延,福建、安徽等传统的电力输出地区也开始供应趋紧。下半年难逃缺电困境熬过炎炎夏季,全国电力供需能否趋于缓和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中电联报告认为,下半年供需偏紧将“受新增发电装机区域分布不平衡、电源电网建设不协调、火电新增规模下降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报告预计,夏季用电高峰期间,全国*高用电负荷增长14%左右。由于电力结构不平衡,华东、华北、华中、华南地区供需缺口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而东北、西北、内蒙古西部等地仍有超过2000万千瓦的富余装机容量。冬季电力缺口依然会维持在2500万~3000万千瓦,但东北、西北和蒙西电网仍有富余。数据显示,上半年对用电增长“贡献”*大的仍然是建材、冶金等高耗能行业,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3.8个百分点。其中,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较快的省份依然集中在西部。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贾复生也提到,近期工业用电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高能耗行业用电增长明显加快。6月份钢铁、有色、建材、化工行业的用电量合计占工业用电量的45%,比重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某电力部门人士表示,高耗能产业一如既往地成为用电大户,显现出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性,改变用电结构、发展节能减排仍是下半年工作重点。此外,价格因素也不可小视。据中电联数据,五大发电集团上半年火电生产亏损达153.8亿元,而上述企业2010年全年的火电亏损仅为137.19亿元,煤价上涨是其亏损大增的重要原因。“将进一步上涨的煤价,对电力生产供应和企业效益产生较大影响。”中电联称,建议通过适时上调电价,加大对发电企业资本金注入,减免企业所得税等措施,缓解燃煤电厂生产经营困难。详细信息 - 01 2011-08
八省份上半年节能形势十分严峻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1.08.01 丨 9038八省份上半年节能形势十分严峻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9日公布的各省份上半年节能目标完成情况预警表,内蒙古、江西、河南、海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8个地区节能目标完成情况预警等级为*,这意味着这些地区节能形势“十分严峻”。发展改革委认为,河北、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广西、陕西等8个地区预警等级为二级,这意味着这些地区节能形势“比较严峻”;北京、天津、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安徽、山东、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4个地区属于三级预警,即这些地区节能进展“基本顺利”。据发展改革委介绍,西藏缺乏统计数据,没有进行预测。与一季度预测相比,有5个地区预警等级提高,节能形势趋于更加严峻,1个地区预警等级下降。具体是河南由三级预警转为*预警,河北、湖北、广东、广西由三级预警转为二级预警,江苏由*预警转为二级预警。发展改革委29日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用电需求旺盛,钢铁等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增长明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日前表示,“十二五”时期要实现能耗强度下降16%、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的约束性目标,难度不小,挑战很大。他说,一些地方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把经济高速增长作为硬任务,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对节能减排的战略性、紧迫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对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重视不够,工作前松后紧。去年下半年一些地区为了完成节能减排任务,采取非常规措施,有的地方停限居民用电,违背了节能减排初衷。详细信息 - 01 2011-08
下半年铁矿石需求增长将继续放慢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1.08.01 丨 8853下半年铁矿石需求增长将继续放慢 记者从日前某论坛上获悉,综合上半年市场来看,我国铁矿石重新主导世界铁矿石需求,但增速明显放缓面对国内不断增长的通胀压力,紧缩的货币政策,加上对房地产的调控等因素,下半年铁矿石需求增长预计将继续放慢,甚至可能出现滞涨情况据了解,今年1-5月,我国生铁产量26696万吨,折合铁矿石需求42713万吨,比2010年同期增加5.4%专家推算,今年全国铁矿石需求将突破10亿吨相比2010年全年增幅8.5%,2009年增幅15.5%,今年1-5月的增长速度有明显放缓趋势就全世界来说,1-5月欧盟在主权债务危机和通胀影响下,铁矿石需求仅增长0.35%;独联体6国仅同比增长0.58%;日本由于地震灾害和经济低迷影响,铁矿石需求则下降了0.9%综合来看,2011年中国是世界铁矿石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1-5月全球新增铁矿石需求3150万吨,其中2190万吨来自中国,占69.5%而2010年世界铁矿石需求大幅增加2.1亿吨,中国增加7400万吨,仅占35%据了解,由于2010年全球需求强劲反弹,主要国际矿山公司纷纷增产,三大矿山公司垄断地位受到挑战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数量由降转增,进口结构也继续发生变化,由于欧盟铁矿石需求减弱,大量巴西铁矿石回流中国市场同时,我国进口铁矿石也趋于多元化详细信息 - 29 2011-07
联手产业上下游 宝钢欲发力钢结构民用建筑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1.07.29 丨 8961联手产业上下游 宝钢欲发力钢结构民用建筑 在钢结构民用建筑这一国内还算冷门的领域,钢材生产巨头宝钢集团,开始下大力气“开拓疆土”。昨天,由宝钢集团牵头发起的装配式民用钢结构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下称“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宝钢将联合中建集团、中冶集团等建筑行业内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快在钢结构民用建筑领域的开拓和产业化拓展。据记者了解,此次成立的联盟成员,包括宝钢集团、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家居集成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等23家行业内知名的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涵盖技术研发、设计、工程施工、部品部件生产、房产开发等建筑产业链单位。“这次成立的产业联盟,相当于打造了一个中国*强大的钢结构民用建筑产业链。”新任产业联盟的理事长蒋为民昨天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指出。蒋为民告诉本报记者,与产业的上下游达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后,宝钢将作为设计、采购、施工管理的总承包商和集成商的角色,整合上下游资源,为开发商提供钢结构住宅的相关技术和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住宅相比,钢结构建筑除了所用的主要原材料有所不同外,其建筑施工的方式更加有所不同,它采取的是预制装配式的建造方式,建筑中的主要构件和部品是在工厂中制造完成的,再运输到现场,经机械化安装后,形成满足预定功能要求的建筑物。据记者了解,目前钢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建设和普及还不够广泛,所占比例尚不足1%,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巨大(占据40%左右)。而蒋为民将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归因于人们的消费和接受习惯,而并不是外界普遍认为的建设成本更高。“随着建筑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人工使用较少而且得房率高的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综合建造成本,已经逐渐与传统的住宅建筑成本接近。”根据欧洲的统计,尽管所使用的原材料的价格更高,但预制装配式的施工可节约人工25%~30%,降低造价10%~15%,缩短工期30~50%。不过,蒋为民也承认,目前国内拓展钢结构建筑,还需要统一的钢结构建筑标准的明确,以及上下游产业资源的配套,这也是宝钢牵头成立产业联盟的重要原因。此外,宝钢也在与住建部等相关部门沟通,希望尽快推出钢结构建筑的行业标准。“今后,产业联盟内的成员除了共同参与研发,还可能通过相互参股的方式成立更多相关公司,共同开拓钢结构民用建筑产业。”蒋为民对本报记者透露。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对钢结构建筑的支持力度还不大,而国外政府则出台了一系列免税政策鼓励其拓展,日本政府还专门出台了住宅性能认证及住宅部品认证制度以保障产业化住宅的发展。目前,日本的新建建筑中钢结构住宅占到了25%左右。详细信息 - 29 2011-07
中钢协:7月中旬粗钢日产估算为194.99万吨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11.07.29 丨 8926中钢协:7月中旬粗钢日产估算为194.99万吨 中国7月中旬粗钢生产延续6月下旬日产纪录高点回落走势,因高温天气及淡季因素制约钢厂开工.分析师称,大部分品种尚有盈利使得钢厂生产积极性不减,料本月粗钢日产量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周四数据显示,7月中旬粗钢日产估算为194.99万吨,旬环比略降0.26%。数据并称,7月中旬重点企业粗钢日产量为162.3万吨,旬环比下降0.2%,7月累计全国日产量为195.3万吨,与同一口径下6月日产量基本相当。中钢协此前数据显示,6月下旬粗钢日均产量201.8万吨,环比增长3.22%,这亦是史上第一次日均产量突破200万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6月份中国粗钢产量为5,993万吨,日产量为199.8万吨,环比5月增长2.8%,一并创下历史*高水平。6月粗钢日产量相当于年产粗钢7.29亿吨。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