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2022-03
全国人大代表李世平:构建钢铁“零碳”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3.10 丨 2237全国人大代表李世平世界金属导报:对于如何做好钢铁行业节能降碳工作,您有哪些建议?李世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要处理好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钢铁行业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论述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结合能源革命、技术革新、上下游产业发展等通盘考虑,科学规划,明确“双碳”时间表和路线图。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与全国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看齐。应该说是充分考虑了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充分体现了我国钢铁行业“双碳”目标的制定是立足当下且放眼长远、实事求是且循序渐进、科学规划且结合实际、扎实稳妥且有序推进,有助于钢铁行业平稳发展。中国钢铁工业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工艺流程上以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吨钢碳排放仍然处于较高水平。钢铁行业推进节能降碳工作,需要进行流程结构、能源结构、生产工艺等重大变革,实现传统冶金向低碳冶金的工艺转型。一、要加快低碳冶金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加大政策的鼓励引导和专项激励,调动企业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推动力;通过严格的碳排双控压力,碳市场的倒逼、国际国内低碳产品认证来强化企业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的紧迫感,增强牵引力。二、结合技术进步规律,分阶段有序推动低碳发展。优先推广先进成熟技术的应用尽用,同时鼓励研发,加速技术突破。十四五期间主要以能效提高为目标,同时考虑新能源技术以及一些比较成熟的低碳冶炼技术。与此同时,要鼓励低碳高炉、氢冶金等技术开展试点,从专项资金、财税政策等方面予以鼓励。三、从源头入手,统筹推进减排降碳协同治理。从传统的污染物末端治理措施,转变为源头治理措施,比如氢冶金、低碳高炉、高效电炉等技术,从源头入手,降低污染物和碳排放。四、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加快突破。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推进,把低碳冶金技术应用纳入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科研项目,设立示范区和专项扶持资金,加大指导和支持力度。坚持行业协会搭建专业平台,开展技术交流和对标竞赛。坚持因地制宜,长短结合,中期形成传统冶金与低碳冶金有机共存,长、短流程组合发力的行业结构。更多采用低碳高炉、氢还原、电炉等低碳冶金技术,推动能源结构逐步向可再生能源转变,采用二氧化碳碳捕集和封存、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实现碳的内循环,从而构建钢铁的“零碳”未来。世界金属导报:推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升级改造,您认为目前还面临哪些难点,有哪些解决的建议。李世平:一是资金问题。钢铁企业推进绿色低碳升级改造*大难题是资金问题,改造投资巨大,绝大部分企业的全过程改造资金投入将达到数十亿元,完成改造后,运行成本也将显著增高。从短期来看,钢铁企业进行绿色低碳升级改造,低碳工艺革新是会增加投入,增加运行成本。但国家实施差异化环保管理政策以来,完成绿色低碳升级改造的企业*大优惠政策是重污染天气期间不停产、不限产,同时可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能减免可观的环境税,所以从中长期来看,这一政策的实施将对企业盈利能力形成长期支撑。二是技术问题。绿色低碳升级改造中,还存在比较多的技术难题,比如高炉煤气精脱硫、烟气脱硫脱硝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等技术仍需要创新突破。三是理解问题。钢铁企业面临的问题还在于对于绿色低碳升级改造要求的具体理解和把握,这方面应该在充分总结现有企业绿色低碳升级改造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改造技术要求,对企业绿色低碳升级改造提供更强的指导性。为了将绿色低碳升级改造后形成的环境效益转化为产品竞争力方面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超低排放改造的加快实施,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加大对已实施绿色低碳升级改造的绿色产能和绿色产量进行政策倾斜,给予更大优惠力度。将差异化电价和水价、重污染应对期间停限产、治理设施购置税减免、环境保护税减免等差异化环保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扶优汰劣,让实现超低排放的钢铁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详细信息 - 10 2022-03
发改委: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加大铁矿石等国内勘探开发力度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3.10 丨 21743月7日,国新办举行“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和不确定,煤炭、天然气、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对做好国内保供稳价工作形成新的挑战。2022年,坚持底线思维,综合施策、精准调控,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做好重要矿产品保供稳价工作,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大铁矿石等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加快矿产品基地建设,扩大废钢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增强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强化进出口调节,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促进重要矿产品安全供应、价格基本稳定。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保障能源安全。近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完善煤炭价格区间调控,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下一步将全面实施好这项重大改革,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完善煤炭产供储销体系,提升供需调节能力,保障产能合理充裕,强化市场预期管理,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完善煤、电价格传导机制,确保安全稳定供应。紧盯市场动向,依法加强市场监管。紧盯重点大宗商品市场供需和价格走势,加强监测分析研判。保持市场监管高压态势,加大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对资本恶意炒作,将予以坚决打击。详细信息 - 09 2022-03
全国人大代表:稳增长,2022年钢铁行业怎么走?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3.09 丨 26023月6日,来自钢铁行业的5位全国人大代表,通过视频连线“云聚”中国冶金报社两会会客厅,就钢铁行业稳增长、促进供需平衡等话题展开交流讨论。1、2021年,钢铁行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今年中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钢铁行业也面临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如何看今年的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侯军:近期,从中央到地方,从宏观政策到企业层面,全国上下积极应对“三重压力”,密集推出的财政税费、金融信贷、保供稳价、投资引导、外贸外资、用地、用能和环境治理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为工业顺畅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及时雨”。特别是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出台,打出了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的“组合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更加坚定了我们对经济平稳运行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随着各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红利落实落地,我们深切体会到,助企纾困政策更加有力有效,在延续实施部分财税、金融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减税降费力度,扩大地方“六税两费”减免政策适用主体范围,为缓解钢铁企业资金难题、减少税费负担提供了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对冲政策更加务实,强化资源保障能力,着力增强产业链的根植性和竞争力,为解决钢铁行业资源安全问题提供了更多路径。如支持国内铁矿山开发、废钢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强化期现货市场监管,加强价格监测预警,稳定铁矿石、煤炭、钢材等大宗商品价格等。结构调整政策更加聚焦,兼顾稳增长与绿色发展,积极推进钢铁行业深化侧结构性改革,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行动,为稳妥推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从对钢铁行业的作用来说,今年新老基建双轮驱动、政策市场双重发力,将对钢材需求总体稳定提供有效支撑。从目前运行情况看,一季度国内钢市受春节因素影响较大,3月15日采暖季限产解除后,钢铁需求有望回暖,叠加稳增长一揽子政策落实,政策拉动效应预计在二季度逐步显现,钢材需求或有增加,但强度不会高于去年同期,并且在今年钢铁控产量任务继续延续的情况下,供给将有所回落,综合判断全年钢铁市场走势应该是总体稳定、前高后低。在经济下行与政策托底对冲的逻辑下,我判断,2022年钢价重心将下移,在碳减排和产量压减系列政策约束以及经济增速下降的背景下,供给端有望保持低位,需求端受国际需求放缓、国内地产投资减速等影响,将呈稳中下降态势,整体是供需双降格局,需求下降力度或大于供给收缩程度,板材的需求拉动会强于建材,供给有顶、需求有底的运行逻辑在2022年将成为主基调,市场呈震荡波动行情,振幅较2021年可能收窄,全年均价下降幅度预计在10%左右,呈现前高后低走势,第四季度将低于上半年或前三个季度。总体来看,今年吨钢利润低于去年,现在已有明显收窄的趋势,但整体利润或将维持较好水平。王树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5.5%的GDP增速目标,看起来比去年的实际增长8.1%少了一些,实际上这是一个高基数基础之上的增长,实现起来也是不容易的。因为2020年增速为2.2%,2021年为8.1%,过去两年的平均经济增速为5.1%,在2021年114万亿元GDP的基础上增长5.5%就将超过120万亿元,增量部分就相当于荷兰这样的一个国家的经济体量,所以5.5%的速度不是慢的。那么对钢铁行业来说,今年预期就能够保持稳定。李世平:钢铁行业当前实际面临3个“双控”。产能产量“双控”,能耗双控(控能耗总量、控能耗强度),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双控”。这3个“双控”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增加了钢铁行业运行的复杂性。此外,原材料价格今年可能还会维持在高位运行,企业环保投入技改投入也会在成本上显现出来。2、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令您印象*深刻的是哪些地方?为什么?侯军:一是报告中提出的“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预计今年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规模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真金白银降低企业税费成本。二是报告中提出的“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钢铁行业是非常适合担任链长的行业,对钢铁行业是利好,也为解决我国铁矿石80%左右需要进口、打破原材料供应端高度垄断格局、建立稳定安全供给机制等方面问题提供了更多路径。三是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促进国企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支撑和带动能力”,这对加快行业联合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意义重大,可以从根本上提升钢铁行业在化解过剩产能、市场有序竞争、资源安全供应、产业布局调整、技术研发创新、环保节能降耗等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朱小坤:2021年,在全球疫情不断反复的背景下,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还达到了114万亿元,GDP增速达到8.1%,税收突破了20万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这个成绩确实是来之不易的,我认为所有的中国人听了都为之振奋。政府工作报告中很大篇幅上提到对我们制造行业的一些政策方面的支持,特别是延续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这表明企业自身作为创新的主体得到了充分的认可,我感到非常高兴。当然还有降税再降费等措施,都在为我们实体企业保驾护航。听了这个报告以后,我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制造业的信心和决心、做好我们实体经济的责任。我们将加快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特别是在双碳控制上,我们会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李世平:我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有以下几个方面对钢铁行业构成利好:(1)GDP增速5.5%的目标,基数大的情况下,可以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对钢铁行业是个利好。(2)能耗指标放在十四五整个规划里统筹,等于留有一定弹性,也利好钢铁。(3)转移支付的增加有利于一些地方市县的建设。(4)地方债3.65万多亿元,主要用于一些工程项目和基础设施、老旧设施改造。(5)适度稳健的货币政策。(6)降费退税力度加大有利于下游企业更好生存,也有利于钢铁。此外,促进家电、汽车消费,适度开展超前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等都利好钢铁需求。3、钢铁行业需求将进入平峰期,如何在钢铁行业存量发展中寻求更高质量的发展?侯军:中国钢铁工业的“好局面”来之不易,但要保持下去,必须持续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贯彻落实《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钢铁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促进质量效益全面提升。二是实施钢铁绿色生产的工艺改造,推广应用发展条件成熟、节能环保的低碳冶炼技术等。三是统筹稳增长和“双控”“双碳”的关系,稳增长必须要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前提,要以超低排放的“产能、产量”为基础,钢铁制造必须通过“绿色、智能、高效”转型为中国经济社会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王树华:我结合一下我们公司正在大力推动的稀土耐蚀钢谈一谈这个问题。稀土耐蚀钢耐腐蚀性能较传统普碳钢提高30%-50%。与一般镀锌钢材使用寿命约为15年相比,免涂装与镀锌的稀土耐蚀钢可延长使用寿命至30年以上,显著减轻环保负担,降低环保成本,利于资源合理化应用,可以推广到所有普碳材。2021年中国产钢10.33亿吨,量大面广的普碳材有8亿吨左右,数以万计的钢种。在全国量大面广的普通钢材8亿吨左右中推广使用稀土耐蚀钢,可以大大提高中国普通钢材的使用寿命,降低钢材防腐蚀维护成本和人工费用,是降碳、节能、环保、减排的利国利民的好产品,可以实现产品降碳。如果全国高速护栏板、城市护栏、广告、输电塔、围墙、卡车、桥梁等全部采用稀土耐蚀普碳钢,每年可以节省大量钢材并减少惊人维护费用以及人工成本。李世平:一是做好整体的规划布局。布局要充分考虑3个“双控”的问题,包括产能、能效、低碳等。二是处理好长流程和短流程的关系。不能再走像前几年城市钢厂一哄而上搬迁的路子。废钢目前增长没有那么快,而且长流程也在大量使用废钢。发展短流程方向没错,但是还要充分考虑废钢资源的匹配性。三是要规范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统计计算口径或者标准。四是做好引导工作。目前钢铁行业是存量发展的背景下必须加以引导,比如稀土耐蚀钢的应用,高强度500Mpa以上钢筋的应用,这对全行业提质降碳也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祥明:在当前的背景下,我想强调的一点是钢厂搬离城市其实是个伪命题,城市钢厂搬迁的想法已经过时了。有观点说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可能环境容量大一些,化学容量大一些,这是一个借口,搬到任何地方,都需要碳减排和碳中和。咱们中国的钢铁行业,各个钢厂大多数完成了超低排放的改造。大概到今年年底,中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差不多就基本完成了,那么钢铁行业“两高”的第一高——高污染排放,应该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第二“高”就是高碳排放。对碳减排的目标,好多企业也进行了明确,从高碳排放向低碳排放的转变只是时间的问题。对钢铁行业来说,不论是普钢、不锈钢,根本的路径就在于提高绿电的比例,再就是加上氢冶金、低碳冶金、短流程炼钢、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等的措施。4.结合您当前遇到的问题,对钢铁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建议?朱小坤:一是希望钢协建议恢复高端钢材的出口退税。2021年,国家取消了所有钢材出口产品的退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端钢材产品的出口,希望钢协给国家有关部委提出相关建议,恢复高端钢材的出口退税。二是希望国家发改委或者工信部把钢铁行业“十四五”期间“揭榜挂帅”的项目明确出来,包括相关项目的奖励标准明确出来,让有责任、有担当有条件的企业勇敢去“揭榜”,更好地促进国家解决一些卡脖子的问题。王树华:目前稀土耐蚀钢的推广使用遇到难题,主要是缺乏稀土耐腐蚀钢系列产品的标准和设计规范,急需国家有关部门在产业政策、标准、设计规范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我建议构建下游应用行业与钢铁行业稀土耐蚀钢产品推广应用的高效衔接机制,市场监管总局、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协作,尽快推动出台相关标准、建筑规范、设计软件、图集等;建议实施重大创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如公路护栏、隔离带等)、新建公共建筑、运动场馆、厂房等为重点领域、将沿海地区作为重点区域,推广免涂装稀土耐蚀普碳钢;建议将免涂装稀土耐蚀普碳钢纳入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鼓励钢铁企业研制生产;建立健全钢铁绿色设计产品评价体系,加快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建设。侯军:从这几年山东和山钢的发展来看经验来看,建议对于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环保绩效评价A级较高的企业区别对待,给予优先支持。会外同期声沈彬 沙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常务执行董事、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一新 南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海峰 陕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1、如何看待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如何理解我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能否结合钢铁行业的表现来具体谈一谈?黄一新: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一是出口增长强劲势头难以持续,消费增长乏力,投资持续下行,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压力不小。二是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三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四是农村发展仍是突出短板,近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显著增长,但绝对数的差距在扩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仍然任重道远。从政府工作报告来看,钢铁产业大有可为,一是5.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后劲很强,韧性很强,市场主体活力和抗风险能力都很强;二是政府报告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预计2022年钢材需求下半年好于上半年,全年粗钢表观消费量9.6亿吨,较2021年降幅3%左右。杨海峰: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以及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性,钢铁行业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明显不足、对外依存度高、议价能力弱的根本性问题没有改变。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钢铁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低碳绿色发展是钢铁工业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未来能耗“双控”将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绿色低碳技术加快融合,钢铁行业技术创新渠道和新材料研发能力将明显增加。2、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哪些有关促进稳增长的内容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黄一新:我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印象*为深刻。南钢提出的三条成长曲线中第一条就是创新驱动,就是说企业基层和国家的战略部署是高度一致的。南钢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创新激励力度、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努力,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杨海峰:一是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的目标,对钢铁的需求有了保障,钢铁行业是综合性产业,拉动的内需面广、社会效应大。二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双控”“双碳”目标给钢铁行业带来了新挑战,促使企业加快技术革新,在产业链中加大环保投入、新能源的利用,同时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3、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面,当前都出台了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您觉得相关政策的作用效果有多大的预期?您认为这些政策对钢铁行业的需求的作用何时会体现出来?为什么?杨海峰:2021年钢铁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实施产能双控,尤其做为国企,体现了更大的担当;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陕钢集团积极响应保增长,对生产经营思路及时做调整,政策的导向和效果应该不错,预期在第二季度应该会体现出效果。黄一新:2021年,我们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书写了沉甸甸的成绩单。面向2022年,我们只要继续毕力同心、苦干实干,把党中央擘画的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各项重点工作做对做好,就一定能创造新的发展业绩,不负奋进新征程重要一年的使命与期许。4、如何看待2022年钢铁行业面临的总体形势?2022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会比2021年更好么?为什么?黄一新:预计2022年粗钢供需宽松,钢价重心较2021年窄幅下降。其中,钢价第二季度好于第一季度,下半年好于上半年。原料供应方面,国产矿产量相对平稳,全球铁矿石供应增加3390万吨。2022全年铁矿石供应小幅增加,需求持平,铁矿供需关系宽松。焦炭方面,焦炭产能增量将在今年显现,焦炭供需关系由紧平衡变为宽松,叠加炼焦煤紧缺缓解和价格下跌,预计2022年焦炭整体供需偏宽松。焦煤方面,2022年国内主焦煤先进产能释放,进口量边际恢复,炼焦煤供应稳中有增。环保、安全、能耗、双控等因素制约下,焦炭产量小幅下降,焦煤总需求变化不大,预计2022年焦煤供需基本平衡。下游钢材需求,2022年政策发力靠前,预计钢材需求下半年好于上半年。杨海峰:2022年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多变,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对钢铁企业的原料、能源类的保供产生影响,但对中国制造会更加依赖,加之国内各方面的稳定,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条件,特别是亿万人民的需求保障,预期2022年钢铁行业要比2021年稳定、利好。5、今年是否还会继续在行业实施产能产量“双控”尚未确定,您认为,在今年的形势下,钢铁行业如何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黄一新:钢铁行业供需平衡是长期性的。国家非常重视企业的科创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数智转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等,这是钢铁企业发展的主题主向,也是做好供需平衡的着力点。杨海峰:2022年,中国经济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本态势,随着各项稳增长措施的陆续出台和落地,内需会明显体现,预计将会基本保持上年的水平,加之绿色低碳持续推进,对能耗总量的控制,企业展现新作为,不断增强生存力、竞争力,产业的集中、转型,将会与需求在一段时期内形成动态平衡。6、钢铁行业面临“双控”“双碳”等多重压力,您认为,如何平衡好稳增长和“双控”“双碳”之间的关系?黄一新: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对于稳增长和“双控”“双碳”,我们要有“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定力,也要有“经济稳则人心稳、大局稳”的智慧,为稳字当头、稳扎稳打献计献策,为稳中求进、知难而进出智出力,协力处理好“稳”“进”与“双控”“双碳”的关系,促进高质量发展。杨海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2年中国经济工作主基调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所以,稳增长仍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双碳”战略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也就是说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减排的关系。沈彬:《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将碳达峰目标确定在2030年,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未来10年左右的窗口期,在加快发展中注重碳排放压降管控。就国家和地方经济而言,碳排放增幅低于经济总量增幅是合理的。作为企业,更要抓好《意见》的认真贯彻落实,通过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动能源技术革命等措施,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促进在发展中实现“双碳”目标。详细信息 - 09 2022-03
落实总理报告新部署 助力钢铁行业“稳”“进”前行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3.09 丨 2145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中提出的主要预期目标和工作部署与钢铁行业企业息息相关。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认为,可以用三个有利于对钢铁行业加以启示。有利于稳定和拉动钢铁需求增长一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和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既扩大重大工程、新旧基础设施建设等有效投资,又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三是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四是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发展海洋经济;五是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开展老旧建筑和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利于钢铁企业科学有序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一是有助于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有助于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避免一些地方对钢铁等高耗能企业实施限电、控煤、限产、停产等简单粗放和“一刀切”的管理方式,给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三是有助于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为地方和企业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拓展空间。有利于钢铁行业提高发展质量一是通过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推进国际科技合作等措施,有利于钢铁等基础原材料产业进一步弥补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短板,夯实钢铁领域基础研究基础;二是通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有助于激励和促进钢铁领域前沿技术创新;三是通过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增强钢铁等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总体来看,报告的预期目标和新部署有利于钢铁行业“稳”“进”前行,行稳致远。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将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为稳住经济增长大盘和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详细信息 - 07 2022-03
李克强谈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3.07 丨 2305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大重要河湖、海湾污染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要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绿更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详细信息 - 07 2022-03
全国人大代表刘怀平:鼓励钢铁企业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3.07 丨 2389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15%,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大的行业。“双碳”背景下,清洁能源必然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将迎来发展的高峰期。对于耗电量大但屋顶资源丰富的钢铁企业,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可以节约用电成本,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于推进我国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昆岳互联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刘怀平建议,鼓励钢铁企业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十三五”期间钢铁企业分布式光伏发展未进入快车道据刘怀平介绍,钢铁企业拥有安装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良好条件,厂房多,屋顶面积广,用电负荷大。在能源“双控”和高耗能企业电价不受交易电价20%限制的背景下,钢铁企业更应积极推进厂房屋顶光伏电站的建设。“十三五”期间,尽管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速度呈现爆发式增加,但钢铁企业建设光伏电站并未呈现该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到厂房屋顶载荷限制。目前众多钢铁企业的屋顶无法建设光伏电站,主要受限于承重和污染两个障碍。大型厂房和仓库料场的屋顶多为非承重彩钢瓦屋顶,其载荷无法承受玻璃光伏板和光伏支架的重量。另外,彩钢瓦屋顶容易积累灰尘和污染物,严重影响屋顶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有些污染物甚至会板结在光伏电池板上,严重损伤光伏组件。部分钢厂的彩钢瓦屋顶由于年代久远,安装分布式光伏会造成屋顶漏水、漏气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商业模式遭遇瓶颈。目前我国光伏发电的运营方式主要分为统购统销、合同能源管理、自发自用三种模式。当前我国钢铁企业普遍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即:钢铁企业和第三方签订合同,钢铁企业负责提供屋顶资源,通过电价打折方式获得效益,第三方负责整个光伏电站的建设、运行和维护,获取发电效益。但是在一些光照强度低,上网电价较低的地区,由于投资回报率较低,项目的收益率也较低,第三方和钢铁企业的建设意愿都不强,较低的收益率也影响了社会资本的参与积极性。刘怀平还指出,政府补贴大幅退坡也是影响因素之一。2021年6月,发改委发布《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2021年起新备案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实行平价上网,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分布式光伏发展面临着无补贴、上网电价逐步下调和光伏组件成本持续上升等不利形势,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保障项目合理收益。建议对“两高”企业新建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实行补贴基于此,刘怀平从三个维度提出建议。一是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针对传统玻璃封装光伏组件导致彩钢瓦屋顶承载过重,支架安装破坏原有屋顶结构等痛点问题,建议钢铁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加大轻质柔性组件和智能化产品的开发应用。柔性光伏组件重量是传统组件的1/4,免打孔安装,可以彻底消除钢铁企业对因屋顶承重造成坍塌风险及打孔安装带来的漏水隐患的担忧。在钢铁企业污染较大的屋顶,还可以增加光伏组件清扫机器人的使用,使用无人值守清扫,提高发电效率,减少工作人员上屋顶清扫而产生的安全隐患。二是加快新模式配置应用。深化“光伏+储能”的发展模式,“光伏+储能”模式将剩余未消纳电量进行存储,在企业用户正常生产时段进行放电并被消纳,从而减少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提升自发自用比例,改善项目盈利能力。此外,考虑电网分时电价机制,利用储能实施实现分时套利,进一步提升项目盈利能力。优化传统开发模式并采用新的开发模式,推进分布式屋顶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十四五”期间,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补贴,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新建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实行补贴,激发企业的投资积极性。鼓励大型金融机构为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贷款利率优惠。对建有光伏发电项目的钢铁企业,提升其有序用电等级,制定“有序用电期间根据企业光伏发电规模予以优先支持”等政策。详细信息 - 04 2022-03
业内人士:我国钢铁行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3.04 丨 2584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2日电(许婧) 来自黑色产业链、家电、汽车、机械、建筑、金融等行业的业内人士近日齐聚上海,共同探寻2022中国钢铁行业和市场的新未来。回顾2021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屈秀丽表示,2021年,我国钢铁行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可概括为“减量提质”。2022年我国钢铁行业将践行高质量发展之路,屈秀丽表示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要深化供给侧改革,保障有效供给二、要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平稳。三、要推进基石计划,保障资源安全。四、要增强创新能力,推进绿色低碳。五、要坚持对标挖潜,提升运行质量和效率。科技部行业低碳技术首席专家毛新平认为,在我国钢铁产能总量大、以高炉-转炉为主的流程结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行业集中度不高的背景下,我国钢铁工业实现碳中和面临着巨大挑战。但是低碳发展也将倒逼钢铁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徐奇渊表示,2021年宏观经济延续了过去几年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去产能(双碳、限电)2.0+去杠杆(地产和城投)2.0”。徐奇渊认为,2022年宏观经济继续面临着三重压力,分别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工业小时代或已经处于后半场,需谨慎观察后面的变化。展望未来,2022年继续“稳字当头”。宏观政策方面,财政政策会明显加力;货币政策跟随,保证财政政策的乐观融资成本相对稳定;汇率保持弹性,不会明显干预。中国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王秀兰表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128746个,从业人数5382.9万人。从2011到2020年,我国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平均增长速度为8.16%;2020年实现利润8447.74亿元,但产值利润率仅为3.2%,存在大而不强,效益低下的问题。展望“新形势下,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路径”,王秀兰认为要推进绿色化、工业化和信息化、集约化、规模化;注重创新驱动;完善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在题为“钢铁与汽车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主题演讲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十四五”汽车行业有八项重点任务,分别是:制定和逐步实施汽车行业碳达峰行动计划;实施品牌战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完成新能源汽车市场化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补短板、锻长板,打造安全可控产业链体系;引进来、走出去,强化产业全球化发展;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中国钢结构协会副秘书长刘毅在题为“2021年钢结构行业发展现状及2022年展望”的主题演讲中表示,2022年前后,中国住宅钢结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钢结构在中小跨度桥梁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钢铁-钢结构产业融合发展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发展装配式建筑、钢结构住宅是钢铁钢结构产业和建筑业融合发展的*佳切入点。Mysteel钢材首席分析师汪建华围绕“2022中国钢铁市场展望”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回顾2021年钢铁市场,汪建华归纳为以下四个特点:换挡提升,略超预期;宏观调控,卓有成效;价值取向,激烈博弈;景气高低,传导不畅。展望2022年中国钢铁市场,汪建华形容为“上下求索,均衡发展,价值共生”,并预计2022年市场经济具以下六大特征:第一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口头经济三轨并行;第二是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侧并举;第三是国内外经济继续增长,但节奏从强复苏逐渐转移到分化阶段,甚至趋于一致性放缓;第四是复苏、通胀、滞胀、衰退等经济小周期的轮回;第五是中国工业经济周期将从主动补库切换到被动补库甚至去库阶段;第六是下游、中游、下游的行业轮动。汪建华认为影响黑色金属市场三大事件分别是新冠疫情、双碳目标和二十大的召开;三大逻辑分别是补库周期的切换、流动性的变化以及经济小周期的轮动。详细信息 - 04 2022-03
地方两会怎么看?钢铁发展怎么办?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3.04 丨 22792月14日,随着天津市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落下帷幕,2022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两会已全部结束。地方两会往往被视作全国两会的“预告”,也是观察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其重点部署的发展任务对研判宏观经济走势、未来一年的主要投资方向都有着风向标的作用,也往往蕴藏着钢铁行业未来一年的发展机遇。那么,2021年各地发展的亮点有哪些?今年各省份制定了哪些发展目标?呈现出哪些特色?释放出哪些与钢铁行业有关的信号?本期文章将为您分析解读。2021年各地发展有哪些亮点?从GDP增速上看(见表1),2021年全国除6个省份(河南、青海、宁夏、云南、辽宁、西藏)未实现GDP目标增速外,其余省份均完成或超额完成预期目标任务,达标率为81%,成为历年来GDP增速达标情况较好的一年。GDP总量前三位依旧是广东、江苏、山东。在达标的省份中,陕西、广西、河北3省(自治区)刚好完成预期目标任务;北京、上海、广东、重庆、江苏、浙江、山东、湖北8省(直辖市)较预期目标超出2个百分点及以上。其中,湖北省*高,达2.9个百分点;其2021年GDP实际增速12.9%也为全国*高,这与2020年武汉封城等原因有关。在未达标省份中,西藏GDP实际增速(7%)与目标值(9%以上)相差*大。足以看出,“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国各地均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势头,实现了良好开局。除GDP目标增速任务的高完成率外,各地的经济发展成绩还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新侧重。其一,单位GDP能耗的数值有了明显下降。2021年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落实元年,各地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投入和成绩都是一大亮点。如上海市2021年的环保投入相当于该市生产总值的3%左右,宁夏、江苏、山西、湖南4个省份的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5%、3%、3.2%、3.8%。其二,新基建、数字经济等发展迅速。2021年,广东省新建5G基站4.67万座,累计达17万座,居全国第一;广西新建成5G基站2万个、实现市县城区连续覆盖,县城区域千兆光纤覆盖率排全国第一;贵州省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5G基站达5.3万个,新建充电桩4000个以上;等等。另外,江苏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5%左右。其三,工业投资增长率普遍偏高。如广西工业投资增长27.5%;贵州省工业投资增长19.7%;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达到2013年以来*高水平;吉林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4%,工业投资恢复速度居全国第1位;等等。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工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持续不断的投入。从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大部分省份已经将实体经济发展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正着力增强实体经济的竞争力。2022年圈定了哪些发展方向?通过梳理2022年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冶金报》记者发现如下特点:第一,多地下调2022年GDP增速目标。梳理各省份制定的2022年GDP目标增速可以发现(见表1),除3个省(自治区)上调目标、河北省保持不变外,其余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下调了今年的GDP目标增速,占比达87.1%。其中,湖北、广东、浙江、重庆、江苏、山西等省份下调幅度更是达到2个百分点以上,湖北省下调幅度*大达5.9个百分点,江苏省为3.1个百分点。在去年大多数省份都完成目标任务的背景下,今年的目标增速大范围下调是否有些反常?其实,这与中央当前定调的“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方向是吻合的。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意味着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再叠加疫情影响、内外部风险等因素,多家机构预测2022年全国的GDP目标增速在5.5%左右。因此,各省份的GDP增速也基本采取保守策略,定位在了6%左右,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表明各省份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再“唯GDP论”。第二,“稳投资、稳增长”是各地2022年重点发力的方向。固定资产投资包括一二三产业投资,也包括基础设施投资。从各地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速上看,有22个省份设定了自身的目标增速,区间为5.5%~10%。其中,有15个省份的目标增速值高于2021年的实际增速值;福建、宁夏、陕西、湖南等省(自治区)更是在2021年未设置目标增速的情况下,重新设立了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增速,超过了2013年以来每年新设投资目标省份的数量。各地通过扩大投资实现稳增长的指向明确。同时,为实现扩投资目标,多地都强调“适度超前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围绕“两新一重”“铁公基”新、老基建协同发力,有些还明确了投资规模。如北京提出要“继续保持千亿元投资强度,推进三大文化设施、东六环路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实现大运河京冀段旅游通航”“加强算力算法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山西省提出“新建5G基站3万个,基本完成高铁、高速公路沿线通信网络覆盖提质升级”;辽宁省提出“稳妥有序开展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50个以上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投资规模上,如河北省提出“全年完成投资8000亿元以上”,山东省提出“确保交通基础设施投资2700亿元以上”,贵州省提出“新型工业化完成投资3200亿元”,等等。第三,保障性租赁住房成今年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多个省份在两会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1万套”,四川省提出“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00个,改造棚户区3.5万套”,海南省提出“建设安居房5万套、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1.4万套”等。可以看出,2022年各地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支持力度将加大。果不其然,在2月24日国新办召开的“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住建部明确表态,2022年调控政策还将毫不动摇地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同时将在今年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2月25日,银保监会、住建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银行保险机构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指导意见》,强化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的金融支持。可见,在经历2021年的低迷之后,2022年的房地产行业将大概率回归稳健态势。第四,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成报告热词。据《中国冶金报》记者梳理,“汽车”出现在近20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作用更是被进一步突出。如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2年9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其中就包括推动小米汽车项目开工和理想汽车建设,以及2022年将开展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建设;吉林省提出“全面开工建设一汽奥迪新能源汽车项目,配套布局新能源电池等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带动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化应用,助力打造万亿元级长春国际汽车城”;重庆也将抓住智能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加快长安、金康、吉利、理想等高端新能源整车项目建设生产;等等。可以看出,各汽车产业发展领军地区争做排头兵,新能源汽车在2022年的发展势头将扶摇直上,从而对钢铁行业形成重大利好。第五,各省份报告对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双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等着墨颇多。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是未来的战略新兴产业,各省份都瞄准这些新的领域,着力打造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如北京市提出“加快释放数字经济新活力,深入落实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贵州省提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36%和46%左右”“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新型工业化完成投资3200亿元,工业投资占比提高到26%左右”;辽宁省提出“深入实施智能化提升工程,推广工业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等。有个别省份还明确了“全员劳动生产率”目标,如河南省“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7%以上”、安徽省“全员劳动生产率力争14.5万元/人”等,都反映了各地对数字化发展、科技创新的追求。第六,发展高端制造、先进制造业等成重头戏。贵州省提出“大力发展无人机、航空发动机、工业基础件等先进装备制造,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安徽省提出“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专项行动,推动各地依托主导产业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河北省提出要“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钢铁、装备制造两个万亿元级产业”,河南省提出“做强先进制造业。‘十四五’末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高端装备占比30%以上”等。这意味着钢铁行业的下游产业将进行大范围改造升级,钢铁行业也应随之调整产品攻关方向。钢铁行业面临哪些发展红利或压力?各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圈定了2022年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我们可以从中一窥钢铁行业2022年的发展环境,也可以解读到不少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利好信号与面临的发展压力。首先,据《中国冶金报》记者粗略统计,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钢铁”字眼的为数不多,更多省份转化为“提质升级”“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辐射范围较广、目标更加长远的提法。这反映出自去产能结束以来,随着国家政策方针的变动,各地政府关注的焦点发生转移:一方面,多数地区不再将改革矛头直接对准钢铁产业,说明钢铁行业已经圆满完成上一阶段使命;另一方面,各地更多将目光聚焦在了产业后续的转型升级、与“十四五”目标的统筹衔接上。这个阶段,钢铁将与其他行业一道完成地区发展任务。其次,各地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速普遍提高,将对今年的“钢需”产生拉动作用。受战争、疫情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我国经济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业内普遍对今年的钢材需求表示了担忧。但从各地的工作报告来看,不论是重新设定目标增速还是设定了更高目标的省份,都彰显了这一年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钢铁行业将大有可为。有些省份甚至明确地提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目标,如浙江省要“实现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5%左右”、海南省提出“力争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等,对今年的钢材需求形成支撑。但值得注意的是,实际需求*终要看政策落地情况和项目的执行效率,钢铁行业应时刻关注各地项目推进的进度。再次,房地产行业释放出企稳回升的积极信号,高端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这意味着今年“钢需”下降程度可控,但对品种质量的要求会随之提升。拉动钢材消费的“三驾马车”是基建、房地产和制造业。在基建投资回升的情况下,房地产行业和制造业成为今年影响钢材需求的关键因素。2021年,受“房住不炒”及“三道红线”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行业面临下行压力,但今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强调,加之央行降息、银行下调房贷利息、各地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多项利好政策的推出,可以预测今年房地产行业将保持稳健,建筑用钢的下降程度可控。同时,多地对高端制造、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视,也意味着钢铁行业提升品种质量的必要性在进一步增强,钢企应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全力满足市场对高端产品增长的需求。*后,钢铁行业面临绿色低碳发展的硬约束。从2021年底出台的《“十四五”原材料规划》到今年2月份发布的《关于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任务都被重点提及,并且明确了实现碳达峰的时间点。再结合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见表2),可以看出,“节能降碳”“超低排放改造”等已经成为各地在新一年甚至“十四五”期间发展的硬性指标,并且,各地将在实现路径上多下功夫,讲究方法、注重激励,着力将减污降碳工作推向深入,如提出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要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要坚决避免“一刀切”、运动式减碳等。部分地区甚至直接对钢铁行业提出要求,如辽宁省提出“推进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行业碳达峰行动,坚决防止‘一刀切’、运动式减碳”,山西省提出“加大焦化、钢铁、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力度”,云南省提出“加快钢铁、有色、化工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内蒙古提出“推进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等等。这足以说明,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钢铁行业将成为各地政府关注的焦点,钢铁企业必须尽快推出低碳发展方案,在技术和工艺创新、能源结构调整、绿色产品研发等方面迎难而上、快步前进,争取早日有所突破。详细信息 - 03 2022-03
关注逢低做多卷螺差机会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2.03.03 丨 2291本周钢材价格出现反弹,其中热卷表现明显强于螺纹,截至3月1日收盘,热卷主力合约价格收5079元/吨,螺纹主力合约价格收4837元/吨,盘面卷螺差为242元/吨,较2月25日上涨63元/吨。对于近期钢材价格的反弹以及卷螺差走扩,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受俄乌冲突影响,近期位于黑海的大部分港口发货受限,许多乌克兰港口被迫关闭,大部分独联体钢材出口订单被取消,同时欧洲本土一些下游制造厂撤销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钢材订单,局势的不稳定性致使欧盟板材价格上涨,据了解欧盟热卷价格月环比上涨约90欧元/吨。欧洲地区板材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内外价差拉大,并且独联体和乌克兰的出口缺口需要依靠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补充,而目前国内热轧板卷出口可成交FOB报在820—830美元/吨,较上月上涨60美元/吨,热卷FOB价格低于印度、日本等国,价格优势明显,因此出口订单好转,热卷出口需求向好进而推升国内热卷价格。从热卷和螺纹自身的供需情况来看,热卷产需数据好于螺纹。产量方面,当前热卷的产量明显高于螺纹钢,但是考虑目前国内电炉开工率较低,后续电炉钢会继续复产,而热轧供应回升还将受到全国两会及采暖季限产的影响,预计热卷与螺纹钢产量之差将缩窄。从表观消费来看,节后热卷表观消费恢复更快,上周超过310万吨,反观螺纹钢,节后需求恢复较往年偏慢,上周表观消费量不到200万吨。正是由于螺纹钢、热卷节后需求恢复进度的差异,热卷总库存与社会库存在上周出现降库拐点,而螺纹钢总库存拐点尚未出现。从近期供需层面来看,热卷要明显好于螺纹钢。由于内外价差扩大推升国内热卷出口需求以及热卷需求表现好于螺纹钢,近期热卷主力合约价格表现强于螺纹钢主力合约价格,盘面卷螺差持续走扩。对于后期卷螺差的变化,笔者认为短期俄乌的紧张局势仍将对国内热卷出口形成支撑,尽管3月份是螺纹钢的传统消费旺季,受此前地产政策利好以及基建发力预期的影响,市场对于旺季需求保持较强预期。但近期部分施工单位反映资金紧张,许多工地出现“窝工”的现象,令人不得不担忧3月份实际需求能否达到预期的高度。而热卷受房地产影响较小,并且从近几个月的PMI数据业看,国内制造业韧性较强,将有力支撑卷板需求。*后从卷螺差的历史运行情况来看,当前卷螺差在242元/吨,已经突破维持了近三个月的震荡平台,存在继续扩大的可能。价差走弱的风险可能主要在于接下来地产、基建需求超预期走强,但是考虑到螺纹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热轧供应短期仍受到压制,我们认为在3月份逢低做多卷螺差仍是一个胜率较高的策略。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