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2021-12
2021“大起大落”之后 钢铁行业将“何去何从”?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12.15 丨 2424“大起大落”“供需双减”“‘双碳’目标”,2021年钢铁行业围绕这些关键词即将落下帷幕。经历2021年,钢铁行业处在怎样的历史坐标?未来又将“何去何从”?记者对此展开调查。钢铁行业“极不平凡”的一年“极不平凡”“大变局”“波澜壮阔”“大起大落”……谈及2021年钢铁行业形势,记者在采访中多次听到这些形容词。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来看可见一斑。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1-11月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169.9美元/吨,同比上涨64.5%;钢价大幅波动,由年初肆意上涨到现在持续回落,1-11月,钢材平均价格指数142.96点,同比上涨37.67%;粗钢日产量4月份达到历史新高326.17万吨后连续6个月环比下降,预计全年我国粗钢产量10.2亿吨左右,同比下降4-5%。“2021年对钢铁行业来讲,绝对可以用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来形容。”业内人士认为。2021年是行业十四五开局之年,是高质量发展重要一年,也是低碳发展的元年。从市场角度看,2021年是黑色系各商品价格创出历史新高的一年,是宏观年、政策年、市场年,也是跌宕起伏,大开大合的一年,很多境况超出行业的经验和预期。“今年是钢铁行业非常不平凡的一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屈秀丽说,一是国家产业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实行“产能产量”双控,取消钢材出口退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出;二是超低排放改造、能耗“双控”考核严格,生产要素保障出现困难;三是国内外市场波动大、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涨跌,市场环境复杂。业内人士还普遍认为,2021年是钢铁行业的转折年。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是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黄金期,我国从改革开放之初年粗钢产量3000多万吨到2020年10亿多吨,走出了波澜壮阔的增长周期。而2021年的钢铁行业出现供需双减问题,或许不是暂时的市场矛盾,可能意味着历史大周期的更迭。“双碳”是行业的新命题、新挑战“双碳”是目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钢铁行业必须要回答的时代考题。在我国31个制造业门类中,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大,约占全国的15%,减排任务艰巨,面临巨大挑战,如何科学减碳考验行业智慧。“双碳是摆在行业面前的新命题、新挑战,要想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在降产量和提高短流程电炉钢比例上做文章。”全联冶金商会创会名誉会长赵喜子认为,如我国2060年产量控制在6亿吨,电炉钢比例上升到40%,可年减少碳排放13亿吨,加之工艺流程再造、能源结构再造等举措才可趋近碳中和目标。“在双碳背景下,钢铁行业传统的发展方式已不适应低碳发展需要,必须进行深度变革。”世界钢铁协会主席、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说,当前,关于钢铁行业未来发展路径的研究有很多,但钢铁行业要真正实现碳中和,必须通过能源结构创新、工艺结构创新和材料技术创新来实现。能源结构创新可从源头上解决碳排放问题,工艺结构创新从源头上降低煤炭消耗,材料技术创新从全生命周期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业内普遍认为氢能应用是钢铁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无论是从能源结构创新还是工艺结构创新角度说,氢冶金技术应用将带来传统钢铁冶金技术的革命性变革,因此实现减排目标对氢的需求巨大,预计2050年全球钢铁工业每年需要2300万吨氢,不过新一代氢冶金技术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作为世界钢铁工业的重要力量,在减碳降排路上已迈出实质性步伐。钢铁企业对碳达峰碳中和认识不断加强;宝武集团、河钢集团等多家企业明确了碳中和目标;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碳中和技术路线图基本成型。“但我国钢铁行业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世界钢铁协会北京首席代表钟绍良介绍,例如粗放型钢铁消费习惯,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用钢需求;废钢资源量大,但受品质、物流制约;企业集中度不够,技术研发资源不集中,人才不足,创新性不高;知识产权保护不够,政策支持不足,先行者没有动力,后进者没有压力。行业面临多重压力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在经历极不平凡的一年之后,当前钢铁行业处在怎样的历史方位?明年走势如何?未来又将走向何处?在多位专业人士看来,钢铁行业面临包括碳约束在内的多重挑战,下行压力加大,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必然选择。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定调202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上,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有进”,保证供需平稳也是钢铁行业2022年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经济逐步恢复常态,钢材需求有望保持平稳,但很难有大的增长,受环保和低碳制约,钢铁生产也缺乏大幅增长的基础;受国家政策和国际贸易形势约束,我国钢材出口将呈减量态势;原燃材料价格高位,双碳资金投入和运行成本进一步增加,工业用电价格将明显上涨,企业成本压力持续加大,在需求相对平稳的情况下,钢材价格难以大幅上涨,企业效益面临下降风险。”屈秀丽分析认为。熔冶钢铁工业研究院首席专家王连忠介绍说,通过数据测算,2022年钢铁总产量高位波动总趋势没有改变,预计在10亿吨水平线上下波动,价格和2021年持平或偏弱,2022年一季度初和四季度初或出现下行趋势,同时受制于减碳工作带来的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的不确定性,明年钢材利润预计将大幅减少。“我个人对未来几年市场周期有着不乐观的预期。”业内人士说,未来几年,钢铁市场极有可能步入震荡下行周期。与2013年至2015年供给增加矛盾引发的市场危机不同,这一次是真正的供需双减的市场危机。据介绍,过去40多年钢铁行业高速发展的推动力,来自中国大规模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而这一进程对钢铁行业的支撑作用正在边际递减。钢铁行业高歌猛进的增量型发展周期将转为存量周期,叠加低碳周期加速到来,必然带来供需双减,行业竞争将会加剧,行业会发生重大改变,面临一波较大洗牌。“进入新发展阶段,钢铁行业必须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屈秀丽说,行业应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以满足国内市场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详细信息 - 14 2021-12
供需仍偏紧 难挽钢价中枢下行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12.14 丨 2247供需仍偏紧,难挽钢价中枢下行双碳目标以及能耗双控已成为钢铁这个高耗能、高碳排行业供给的新约束。我们判断2022年钢铁行业或将继续受限,全年供给难有增量,我们预期全年粗钢产量持平或略降。需求端,随着“稳增长”信号逐渐明确,2022年建筑用钢需求的强弱将在基建投资及保障性住房投资的上升与地产景气下行之间拉锯,我们预期全年建筑用钢需求下滑1.3%;制造业用钢增速将随着海外供给的逐步修复出现回落,我们判断全年制造业需求增速下滑至3.0%。整体来看,钢铁供需仍偏紧,但难挽钢价伴随炉料价格的大幅下跌而逐渐下行,我们预期全年钢价中枢处于4000-4200元/吨水平(VS 2021年5080元/吨)。原料周期见顶回落,板块盈利或超市场预期我们观察到2022 年海外矿山将有多个项目投产,同时淡水河谷复产计划稳步推进,叠加国内粗钢产量压降的趋势将对全球铁矿石需求造成一定压制,我们预期2022年供需缺口将收窄至3000万吨左右。铁矿供需的逐步宽松、全球流动性收紧及库存或进入主动去库周期,我们判断2022年矿价中枢回落至80-90美元/吨附近。焦炭方面,随着焦煤供需的宽松,失去成本支撑将导致焦炭价格出现下行。我们判断2022年焦炭价格中枢回落至2200元/吨附近水平。根据我们对钢价及主要原料价格假设,我们测算2022年行业典型产品螺纹钢吨钢毛利维持700元附近水平,板块盈利或超市场预期。聚焦行业变革,把握三条投资主线展望2022年,钢铁行业格局正深化变革,我们认为应当聚焦三条投资主线1)碳中和背景下,钢铁行业盈利分化,优胜劣汰,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盈利能力优秀且实力雄厚的板块龙头有望受益。2)电炉冶炼是钢铁碳中和路径中不可缺的一环,随着废钢资源的逐步宽松,电弧炉有望迎加速发展,带来产业链投资机会。3)深耕细分市场,在制造业升级及进口替代加速的趋势下成长性逐渐凸显的特钢龙头同样值得重点关注。详细信息 - 14 2021-12
螺纹钢盘面利润将阶段性收缩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12.14 丨 22512022年上半年钢材市场可能呈现供需双增、供应增长略快的格局,铁矿石则存在阶段性供需错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后期可能出现钢矿同步上涨、铁矿石涨幅更大的态势。所以2205合约盘面利润存在阶段性收缩的可能。11月下旬以来,因需求边际好转、限产政策未有明显放松叠加基差修复因素影响,螺纹钢主力合约走出了一波反弹行情,主力合约2205*大反弹幅度达到476元/吨,之后则再次出现回调。我们认为,2022年上半年钢材市场可能呈现供需双增、供应增长略快格局,而原料端则有阶段性供需错配可能。2205合约盘面利润存在阶段性收缩机会。螺纹钢利润处于中高位10月中旬之后,因需求超预期走弱,螺纹钢价格出现了一波明显下跌。但焦炭现货价格也出现7轮下调,而铁矿石价格本就处于相对低位,所以在螺纹钢价格下跌过程中,利润不但没有收窄,反而出现了扩大,目前螺纹钢利润处在850—1000元/吨的水平,仅次于2017年打击地条钢和首次推行采暖季限产之时。供应有环比回升预期1—10月份国内粗钢产量同比下降0.7%或618万吨,11月反映钢材供给的高频指标均呈现下滑态势,所以11月份提前完成全年粗钢压减任务的概率较大。那么明年一季度,钢材供应出现边际改善的预期就比较强。除了前面提到的高利润刺激之外,还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目前的限产政策基本是以同比作为计算依据,考虑到2021年一季度基数较高因素,即使按照目前的限产政策,2022年一季度粗钢日产只要达到263.54万吨即可完成限产任务,远高于10月份的230.9万吨;二是,上周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表明“双碳”的大方向没有改变,但一些“一刀切”式的执行方式将得到纠正,预计“双碳”政策对钢材供给端的影响在边际上将有所减弱。上周末,唐山地区将13家长流程钢企的环保等级从D级调整至C级,也表明未来供应环比存在回升的可能。需求继续边际修复需求边际修复是11月下旬以来钢价反弹的主因。前期钢材价格的下跌刺激了部分采购和投机需求,近几周螺纹钢周度产量尽管有小幅回升,但库存是持续下降的,且降幅逐步扩大,*新一期的库存数据较去年同期低474.46万吨。另外,我们测算的螺纹钢周度供需缺口(需求-供给)自11月中旬转正,现在已经连续4周处于0轴以上。从历史走势上看,该数据在0轴以上时,价格表现略偏强。对于2022年上半年需求,我们认为继续边际修复的概率较大,上周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明年的政策基调确立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预计明年的宏观政策中稳增长的权重将有所提升。同时,公告还提及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地产、基建的政策底可能已经出现,明年上半年可能迎来边际修复。铁矿石有阶段性供需错配可能铁矿石当前的基本面还是比较差的,目前港口库存持续累积,上周末已经达到1.55亿吨。不过,明年上半年,其基本面可能存在一些变化。一是,明年主流矿供应的增量基本集中于下半年,而非主流矿在目前的价格水平下,供应大量释放的可能性不大。二是,港口库存总量虽然偏高,但是中高品矿的库存并不高,上周MNPJ库存还出现了一定下降。三是,在之前的限产预期下,钢厂的铁矿石库存一直是比较低的,上周*新数据为10314.5万吨,环比下降82.14万吨,同比下降1297.72万吨。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钢厂环比回升的预期得到兑现,则可能引发铁矿石阶段性的供需错配。总的来说,目前螺纹钢利润处于中高位水平。2022年上半年钢材市场可能呈现供需双增、供应增长略快的格局,铁矿石则存在阶段性供需错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后期可能出现钢矿同步上涨、铁矿石涨幅更大的态势。所以2205合约盘面利润存在阶段性收缩的可能。详细信息 - 13 2021-12
钢铁业喜过“牛年”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12.13 丨 2315今年以来,钢铁业颇为风光,效益表现为历史*佳。今年1月至10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营业收入达5.88万亿元,同比提高40%;利润总额达3450亿元,创历史*高,同比提高108%;销售利润率达5.87%,同比提高1.92个百分点。喜中亦有忧。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屈秀丽日前在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上表示,今年钢铁行业积极应对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总体上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但是,下半年开始也面临需求减弱、环保低碳加码、成本上升和效益下滑等风险挑战。行业走势前高后低今年,钢铁行业运行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自7月份以来,我国粗钢产量连续4个月保持同比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粗钢产量7158万吨,同比下降23.3%,日均产量230.9万吨,为2018年以来的日产*低。压减粗钢产量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发展延续去年增长的态势,世界经济持续恢复,支撑了钢铁需求和生产。但进入三季度以来,我国下游钢铁消费出现了较大变化。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分析说,政策调控环境趋紧、房地产先行指标疲弱、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建筑行业和制造业需求减弱,预计2021年全年我国钢材消费需求与2020年基本持平或小幅下降。钢材价格是市场行情的晴雨表。近期,钢材价格大幅回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1月12日,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36.81点,较9月底下降13.2%,较去年同期上涨22.1%。钢材价格已回落至今年3月初水平。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钢铁业效益状况起伏颇大。从月度利润情况看,今年1月至5月,钢铁行业利润逐月上升,5月份攀上608亿元的高点;6月份以后呈现环比下降态势,10月份行业利润为259亿元,比5月份下降了一半多。令业界感到压力的是,原燃料价格大涨严重侵蚀钢铁业盈利空间。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绝大多数原燃料价格涨幅大于钢材价格涨幅。屈秀丽指出,当前我国经济逐步恢复常态,钢材需求难有大的增长。原燃料价格处于高位,用电成本压力持续加大,钢材价格难以大幅上涨,后期钢铁行业稳定经济效益任务艰巨。积极调整稳定效益面对钢材市场“冰火两重天”的考验,钢铁业积极应对,力求行稳致远。确保市场供需平衡,是行业稳定效益的前提。一段时间以来,钢铁行业快速调整生产节奏,降低生产负荷,适应需求变化,在新的市场条件下重建供需平衡。行业总体运行仍处于基本可控的状态,但行业销售利润率仍逐月回落。从政策取向看,国家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力度不减,持续巩固去产能成果,钢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在控产量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21—2022年采暖季钢铁行业错峰生产的通知》明确,2021年11月15日至2021年12月31日,确保完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粗钢产量压减目标任务。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15日,以削减采暖季增加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目标,原则上各有关地区钢铁企业错峰生产比例不低于上一年同期粗钢产量的30%。李新创提醒说,在产能产量“双控”情况下,企业要加强管理,苦练内功,合理安排生产节奏,全面提高能耗、环保、碳减排水平,降低产量压减带来的损失。同时,在提升品种质量服务上下更大功夫,更好地满足新需求。作为行业领头羊,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盈利继续领跑,向管理要效益成效显著。1月至9月成本削减完成年度目标的114%。中国宝武钢铁总经理胡望明在部署四季度工作时提出,要继续深化全面对标找差距,提升效率和效益;加大成本削减力度,持续降本增效。着眼长远主动作为围绕实现“双碳”目标,面对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等约束政策叠加,钢铁业尤须着眼长远,主动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节能和能效提升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应以低碳为统领,以实现能耗双控为重要抓手。10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按照有关方案部署,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行业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业界预计,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钢铁业以太阳能、风能和水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将持续增加,对余热余能利用会更加重视,先进成熟节能技术应用比例增加,工艺生产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节能挖潜增效将迈出新步伐。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强调,在钢铁行业落实“双碳”目标的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与流程结构调整是两大重要抓手,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是重要支撑,节能、智能制造是有效手段。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指出,钢铁行业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应科学处理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核心还是要靠技术革命,应着力推动新冶炼、低碳冶金工艺技术攻关示范,促进废钢资源高质高效利用。详细信息 - 13 2021-12
铁矿石需求低迷库存增加 价格为什么大幅反弹?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12.13 丨 2192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铁矿石价格*近再次进入上行通道。与11月中旬的低点相比,铁矿石期货、现货价格目前涨幅都在25%左右。在钢铁行业秋冬季限产力度更大、范围更广的背景下,我国钢铁产量保持低位,原材料需求降低,为什么铁矿石价格反而大幅反弹?截止到12月12日,62%品位的铁矿石普氏价格指数为每吨110美元,与11月中旬87美元的低点相比,涨幅高达26%。同一时间段内,进口铁矿石港口价格也从每吨566元,上涨到700元左右,涨幅接近25%。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目前在每吨642元左右,比11月中旬512元的低点上涨超过25%。今年北方钢铁行业秋冬季限产政策更加严格,铁矿石需求并没有扩张,这样的价格涨幅出乎行业内外的预料。涨价原因究竟是什么?多位专家认为,跟预期有关。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说,11月份以来,吨钢利润修复,市场预期可能会刺激行业增产。“11月份焦炭价格经过了8轮下跌,累计的下跌幅度达到了(每吨)1600元。在焦炭价格大幅下跌的带动下,钢铁企业盈利获得了比较大的一个修复。修复以后,钢铁企业生产积极性提升的预期也是加强的。”王国清说。另一方面,今年前10个月,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已经开始下降,当时一些业内人士测算,如果11、12月份保持10月份的粗钢日产水平,全年粗钢产量将下降4千万至5千万吨。业内人士说,不少人预期,钢产量不太可能降这么多。“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远远超出压减产量的目标,所以市场预计11、12月份的产量环比10月份会有一个明显的回升。因为即使回升,也能完成压减产量的政策目标。在这种预期情况下,认为11、12月份的产量会回升,对原料的需求、对矿石的需求也会有一个明显的回升。”实际上,从中钢协和一些机构发布的数据看,11月份以来,全国粗钢日产量还是保持低位,并没有显著增加。与钢铁产量相对应的是,铁矿石的需求也没有增加。王国清说,铁矿石港口库存*近不断累积,也能充分反映供需形势。“国内的港口库存12月8日在1.43亿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100多万吨,增长的幅度是28%。从目前铁矿石的市场供需关系来看,仍然是一个过剩的状态。”专家指出,总的来看,本轮铁矿石价格大涨缺乏支撑,不排除有炒作因素,接下来需要加强预期引导。业内人士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在供给和需求没有明显变动的情况下,铁矿石价格同样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基础。“中长期来讲,我们认为铁矿石如果现货在80美元到100美元这样一个区间,则相对是合理的;如果超过100美元,那么基本面需求面并不支持;如果跌到80美元以下,可能又有一些高成本的矿山会退出这个市场,又使市场的供应趋于平衡。”业内人士说。详细信息 - 10 2021-12
钢铁智能制造发展历程与问题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12.10 丨 27452021年12月9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应邀参加“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并在智能制造赋能钢铁冶金行业发展分论坛作主旨报告《勇担科技自立自强历史重任 携手钢铁智能服务生态进化》。一、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钢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钢铁工业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钢铁工业以技术创新为第一推动力,贯穿发展全过程。智能制造、智慧管控一体化是钢铁工业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未来丰富的先进技术应用场景资源将成为中国钢铁工业崛起的重要机遇。近年来,中国钢铁工业以超低排放为抓手,执行着世界上*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要求,并且正在积极打造全球钢铁工业低碳发展示范。发展至今,中国钢铁工业已经成为国内*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并将长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从运行现状来看,今年以来,中国钢铁工业粗钢产量实现同比下降,钢材出口下降、进口增加,铁矿石价格冲高后回归合理,国内钢材消费增速有所回落。迈向高质量时期的低碳发展新阶段,中国钢铁工业将以低碳为统领,以数字驱动、技术革命、绿色协同为趋势,重塑发展新格局。二、钢铁智能制造发展历程与问题钢铁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起步探索阶段,是部门信息化层面的单项应用;第二阶段是飞速发展阶段,是企业信息化层面的综合集成;第三阶段是成熟转化阶段,是深度信息化层面的智能提升。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两化融合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从2015年的47.7提升到2020年的54.3,增幅达13.8%,并且着力打造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智能制造新模式以及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但是,当前中国钢铁行业两化融合发展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企业智能制造基础不牢,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工业机理复杂度高,数字化模型构建难度大;核心知识产权掌控不足,原始创新应用比例不高等。三、钢铁智能制造新要求与新实践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在政策引领下,中国智能制造步入“数据利用”新阶段。日前发布的《“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为中国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明确了方向、划出了重点,中国钢铁行业将聚焦设备维护低效化、生产过程黑箱化、下游需求碎片化、环保压力加剧化等痛点,以工艺优化为切入点,加速向设备运维智能化、生产工艺透明化、供应链协同全局化、环保管理清洁化等方向推进数字化转型。同时,在“双碳”背景下,中国钢铁行业智能制造也面临新的要求,将对钢铁生产环节的高耗能设备进行动态耗能监测与能耗分析,建立具有能源计划、评价、平衡与预测模型的能源管理中心,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助力行业和企业节能降碳。目前,中国钢铁行业和企业在“十三五”两化融合水平显著提升基础上,正在深入开展智能制造实践。针对“十四五”中国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发展,建议持续深化数据利用,以效益*大化、服务实时化、决策智能化、运营可视化为目标,将建设新一代钢铁智能管控中心作为智能制造工作重点,在通过智能管控中心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同时,推动数据的深度利用。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为推动落实中国钢铁“双碳”目标的实现,还应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区域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构建钢铁全过程低碳管控及评估平台。详细信息 - 10 2021-12
“双碳”目标下钢管产业发展思考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12.10 丨 249212月9日,由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主办、德新钢管(中国)有限公司承办的2021年全国钢管生产技术交流会于无锡顺利召开。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应邀出席会议并作《“双碳”背景下钢管产业发展新形势》主题报告。一.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新形势张龙强结合当前产能产量双控、双碳目标约束和能耗双控加严的“三双”背景,从钢铁产量、市场运行和进出口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新形势。他表示,中国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建成了世界上*完整、*大规模的钢铁工业体系,配备了世界*先进的装备、工艺和技术,向世界提供着*丰富、*齐全的钢铁产品,是真正的国之重器,钢铁脊梁。张龙强指出,今年1-10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5751.8万吨,同比增长29.5%,进口钢材1184.3万吨,同比下降30.3%;累计净出口粗钢超过去年全年,但6月开始钢材出口和粗钢净出口均已呈下降趋势。他预计未来中国钢材出口将进一步下降,进出口将趋向于平衡。他提到,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粗钢压减工作有序推进,产能置换项目逐步落地,考虑政策延续性和稳定性,2022年继续调控粗钢产量是必要的,中长期看是钢铁行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势在必行。他预计今年和明年,钢铁行业的总体运行形势持续向好,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张龙强特别强调,在“三双”背景下,钢铁行业在“十四五”期间要重点开展“3碳1能”工作。二、“双碳”目标下钢管产业发展思考张龙强提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钢管产业大致历经了钢管工业体系和管理模式建立阶段、钢管行业从恢复期到稳定发展阶段、钢管行业较快发展阶段、钢管行业高速发展阶段和2015年之后钢管行业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品种类和质量大幅提升,近几年钢管产量呈现了快速增长趋势。今年上半年,钢管产量延续去年稳步增长的态势,支撑了国内钢管市场增长需求,但受铁矿石、焦炭、废钢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钢管原料/坯料价格大幅上涨,一定程度影响了钢管下游消费意愿;下半年,钢管行业面临经济增速放缓、产能产量“双控”、限电、减排降碳以及上游原料价格上下波动等因素的多重压力,钢管企业利润有所下滑,钢管产量小幅下降,他预计2021年钢管行业将呈现量减价增趋势,但全年来看行业总体运行情况好于去年同期。张龙强强调,“十四五”期间,钢管行业低碳发展将以全流程发展路径为引导,着力推进以下六各方面工作:一是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积极研发节能降耗工艺与设备,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钢管制造业融合发展;三是推进绿色能源结构优化,积极布局绿色能源产业并规划碳资产和碳金融市场;四是推动钢管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和产能利用效率;五是推进近终型/终型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六是推动全生命周期产品设计,积极倡导钢管产品全生命周期理念,大力推广绿色产品设计,推动全产业链低碳发展。三、新时代钢铁工业标准化工作新进展张龙强提到产业发展,标准先行。标准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已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现代化。钢铁标准化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钢铁行业发展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钢铁标准化工作始终走在工业标准化的前列,有力支撑了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迈向钢铁大国、强国提供了坚强的标准支撑。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和“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标准工作正在不断融入国际领域。他指出中共中央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是未来五年以及更长时期钢铁行业标准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钢铁行业贯彻落实《纲要》,要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精准把握、整体推进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要求和任务;二是进一步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加强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究,同步部署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推广;三是增加标准多元有效供给,围绕钢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补足标准短板,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四是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健全钢铁工业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五是提升标准化对外开放水平,深化标准化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六是优化标准数量和结构,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钢铁工业新型标准体系;七是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建立多层次高水平人才梯队。详细信息 - 08 2021-12
骆铁军:钢铁、煤炭行业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12.08 丨 238312月3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出席在山东日照召开的2022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并发表讲话。他指出,今年钢铁行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行业总体效益增加,但压力开始显现。下半年以来,行业利润率逐月下滑,10月当月钢协统计重点企业销售利润率已降至4.48%。面对新形势和新变化,就煤炭和钢铁产业如何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骆铁军在会上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钢铁、煤炭行业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争做保供稳价的“主力军、排头兵”。二是要完善焦煤中长期合同机制,保障兑现率。要把中长期合同作为保供稳价效果的“试金石”,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长期合同的兑现率(数量和质量)。三是要理性看待钢铁、煤炭供需基本面的变化。遏制过度解读和炒作,着力构建合法合规、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会议期间,骆铁军还赴日照钢铁进行调研,详细了解其生产经营、环保和未来发展规划等情况,并就相关问题就行了交流和沟通。详细信息 - 08 2021-12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促进钢铁行业绿色转型
友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12.08 丨 2428清洁生产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推动了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十三五”,钢铁工业重点围绕“调结构、优布局、控能耗、减排放”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从源头大幅降低行业污染物排放,取得了积极成效。“十四五”,钢铁行业通过清洁生产管控要求,实现区域产能优化、能源结构与生产工艺结构调整、超低减污与节能降碳协同发展、绿色设计产品评价体系完善等系统化实施路径,基本建立清洁生产制度体系,促进行业清洁生产整体水平大幅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全行业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实现大幅压减,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绿色转型发展。一、钢铁行业清洁生产发展回顾(一)助力去产能调结构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依法依规扎实推进钢铁行业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依靠清洁生产环保达标与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等“无形的手”倒逼行业低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1.5亿吨以上,全面出清“地条钢”产能1.4亿吨,有效抑制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现状。经历了清洁生产稳步推行的五年,钢铁行业“十三五”去产能所实现的主要污染物源头减排量也相当可观,初步测算共减少颗粒物排放19.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21.2万吨和氮氧化物排放30.5万吨。(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钢铁行业在“十三五”期间推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快行业绿色发展升级,提高能源效率,确保能效持续提升,据统计粗钢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4.9%。钢铁工业流程结构与布局进一步改善,重点区域钢铁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化,促进钢铁产能优化布局,缓解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和交通运输压力。同时,通过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传输通道“2+26”城市钢铁企业实施重污染天气停限产,减排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分别约10万吨、11万吨、25万吨和7万吨,有效抵消了冬季采暖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刚性增量。据统计,2019年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地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比例比2017年分别上升3.8、4.9、9.6个百分点。(三)大幅提升行业环境绩效与治理水平2018年正式发布的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关键因素,“十三五”期间涌现的烧结烟气循环、高炉煤气精脱硫、无组织管控治一体化协同控制、高炉均压放散煤气回收、烧结机头烟气脱硫脱硝、“一键炼钢+全自动出钢”智慧炼钢、绿色洁净电炉炼钢、热轧带钢无头轧制等清洁生产技术,从源头减量、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等全流程促进减污降碳,提升能源利用水平,为下一阶段贯彻减污降碳、提质增效的核心要求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相较2015年,2020年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废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分别下降48%、56%、27%。(四)构建全面绿色设计评价标准体系以绿色设计产品评价体系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绿色产品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创建数十家绿色设计钢铁示范企业,制修订多项钢材产品绿色设计评价标准,推广千余种绿色产品。通过标准体系的建立,大幅提升原辅燃料有毒有害成分管理,实现全流程制造生命周期中污染物排放减量化、能源与资源综合利用高效化的新时期钢铁行业绿色发展要求。二、深入推行钢铁行业清洁生产(一)加强钢铁行业改扩建项目清洁生产评价全行业需对标超低减污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严格行业改扩建项目准入,新建(含改建、扩建)项目应采取先进适用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与超低排放环保设施、节能低碳技术装备,确保项目建成时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和水耗等达到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同时严格落实实施钢铁产能置换,继续通过清洁生产评价体系推动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对不符合建设区域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要求,与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或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等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坚决停批停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钢铁冶炼项目盲目发展,防止低质低效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引导清洁生产要求下的钢铁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二)加快行业能源结构与工艺流程优化在持续研发氢能与非化石燃料等清洁能源冶炼的同时,同步推进非高炉炼铁技术示范与全废钢电炉冶炼工艺比例,全面降低当前长流程冶炼工艺中铁前系统的高污染物排放与高能耗碳排放的现状问题壁垒。推进钢铁行业全流程优化升级,加大力度支持钢铁产业利用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通过智能化与绿色化技术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应差别化管控钢铁生产,大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深入推动布局优化,全面贯彻绿色发展。(三)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十四五”期间,完成全国80%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同时实现4.6亿吨焦化产能清洁生产改造工作全面落地。在行业清洁生产全面推行的历史要求下,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创新技术与绿色低碳工艺技术的示范应用,通过技术革新,全面提升行业绿色发展、高质量转型能力。一是进一步挖掘超低排放减污与节能降碳协同潜力。强化炉料结构优化、余热利用降碳的源头减量技术应用,同时研发高炉煤气精脱硫源头治理技术更快的高效稳定投入工业应用;严格烧结烟气循环、高炉煤气均压放散煤气全回收、加热炉换向煤气回收等过程控制技术配套应用,实现污染物减排;末端治理环节更加注重节能低碳化潜力挖掘,开展低温SCR脱硝技术、SCR高效精准喷氨技术、除尘设施节能高效化等治理技术研发投运。推广钢铁工业废水联合再生回用、焦化废水电磁强氧化深度处理工艺等,推行水染污物减量降碳工艺的全行业推广应用。二是推行绿色低碳工艺技术示范应用。通过行业中富氧燃烧技术、低燃料比冶炼与高比例球团矿冶炼技术的全面推广,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同时,开展氢能冶炼、微波烧结等新能源替代技术的研发示范应用,攻关绿氢制取方式及成本控制路径。探索行业中各工序碳捕集与利用、碳封存技术的创新实践工作。根据不同类型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碳排放系统诊断,定制化提出合理的低碳发展工艺路线。(四)推广行业全生命周期绿色产品评价一是开展全生命周期绿色评价和诊断。“十四五”时期,钢铁企业应开展全生命周期绿色评价和诊断工作,搭建低碳节能绿色产品生产体系,在工模具钢、高温合金等高质量细分产品领域中形成一批专业化“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以全生命周期为评判标准,大力发展具有轻量化、长寿命、耐腐蚀、耐磨、耐候等特点的钢铁行业绿色低碳产品,通过提高消费质量和档次,实现下游行业减量用钢、促进全社会低碳发展。二是建立全过程碳排放管控监测与评估集成创新体系。以 C+4E体系为指导,以提高碳生产率为核心,实现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环境协同治理,构建形成钢铁生态产业链。同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构建钢铁全过程信息化管控及评估平台,实现能源系统碳排放智能管控,将全生命周期减污降碳数据完整的呈现在智能化能源环保系统中。可视化各工序碳排放现状,有利于企业因地制宜选择节能降碳路径,精准化管控绿色设计产品中高碳工序,确保满足全生命周期绿色产品评价标准。详细信息